一线调查 | 智驾芯片博弈背后:主机厂周期备货应对风险 自研芯片或成救场关键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孙磊

一寸见方的芯片正在搅动汽车的智驾命脉。

前两年,高通8155凭借着计算能力和AI处理能力成为智能座舱领域的“金字招牌”,而今在智能驾驶领域,英伟达Drive系列芯片也靠着GPU算力和深度学习平台,成为了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香饽饽”。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比亚迪仰望U8、小鹏G9、理想L9、智己L7、蔚来ES6、小米SU7、零跑C16等主流车型都搭载了英伟达芯片。

但随着美国政府进一步升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英伟达芯片面临对华断供的可能性。这给国内主机厂的智驾发展有了些许的不确定性。

今年是国内智驾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拉动智驾在10万~20万元市场进入普及周期,各家车企都在加大智驾层面的比拼。而一旦相关芯片被限制出口甚至断供,国内智驾产业将何去何从?

海外芯片可处理复杂智驾算法

“高阶智驾”是今年车圈热门词汇。

简单来看,目前的高阶智驾方案大体可分为三段。一般而言,不少高端豪华车型选择配置多颗激光雷达与英伟达双Orin-X芯片,这一解决方案算力强,但成本也高。其次,车企会采用搭载单颗激光雷达和单枚英伟达Orin-X芯片,更注重性价比,支持无图城市领航等功能。在更为平价方案中,车企普遍会舍弃成本较高的激光雷达,选择纯视觉路线,配置来自地平线或英伟达Orin N芯片,实现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的领航,以及代客泊车等高阶智驾功能。

上述无论哪种方案,英伟达等海外企业生产的芯片似乎都是难以绕开的选择。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英伟达的Drive Orin-X以近73万颗的装机量占据了35.9%的市场份额。

“英伟达芯片凭借GPU架构,擅长并行计算。强大的计算性能是英伟达芯片被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从算力的角度来看,高算力芯片能够高效处理智能驾驶所需的海量数据,支持更复杂的智能驾驶算法和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如L4、L5级别)。”一位芯片行业的从业者告诉记者。

据了解,英伟达的Orin芯片单颗算力可达254 TOPS(万亿次运算/秒),而最新发布的Thor芯片算力更是高达2000 TOPS。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