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资本市场的机器人赛道很火,但“量”是否起来了?这是一个疑问。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机器人热门股披露了2024年年报,包括三花智控(002050.SZ)、肇民科技(301000.SZ)、翔楼新材(301160.SZ)等。但上述3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很多机器人产业趋势,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机器人订单数据或者收入数据。对于投资者而言,难以从相关机器人上市公司的年报里洞悉机器人产业放量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三花智控、肇民科技、翔楼新材三家公司,对方强调客户要求相关信息保密,不能对外公布。相比而言,一些新三板机器人公司反而“大方”地披露了相关财务数据以及前五大客户的具体名字。比如,川机器人(835015.OC)的第二大客户就是从事人形机器人关节驱控的公司。 客户要求保密,因此未公布人形机器人的相关收入数据4月10日晚间,翔楼新材披露了2024年年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85亿元,同比增长9.74%;扣非净利润达2.03亿元,同比增长12.26%。4月11日,翔楼新材受到投资者追捧,盘中股价一度大涨超10%。 翔楼新材之所以被投资者看重,是因为其属于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翔楼新材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龙头企业,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已从精密汽车零部件逐步扩展至轴承、人形机器人材料、传感器材料等领域。 然而在营收结构一栏里,翔楼新材并未提及人形机器人的具体收入。公司营收结构主要分三类: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实现营收12.47亿元,同比增长10.05%;工业用精冲材料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13.76%;其他业务收入为0.73亿元,同比增长2.8%。 机器人热门股竟然没有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人形机器人业务数据,出现这种情形的不仅仅是翔楼新材。肇民科技在4月9日披露了2024年年报。肇民科技去年全年营收为7.56亿元,同比增长27.86%;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提升37.25%。但公司业绩上升仍然靠的是汽车业务。公司去年的精密注塑件收入为6.77亿元,精密注塑模具则为5621.48万元。 超过千亿元市值的三花智控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收入为165.61亿元,汽车零部件为113.87亿元。 4月11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三花智控、肇民科技、翔楼新材的公开电话。综合上述公司的回答,未披露人形机器人相关营收数据和订单数据的原因是:客户要求相关信息保密,不能对外公布。而相关信息保密也是公司的规定。 ![]() “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的仿生人形机器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