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漫长历史:标普500指数均线“死叉”后会发生什么? 在丁冬财经看资讯行情,选丁冬财经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今年以来,特朗普关税引发的美国股市大跌,正给华尔街交易员们带来一个新隐忧,即50日均线跌破200日均线所形成的“死亡交叉”形态。 周一,虽然标普500指数全天上涨了约0.8%,但日线级别的“死叉”形态却在这个收高的交易日里正式“成型”: 50日均线当天收盘时的切入位为5748点,200日均线的切入位则为5754点。这也是自2023年2月1日以来,标普500指数的50日均线首次低于了200日均线。 ![]() 技术分析师认为,当代表市场中期趋势的50日均线,跌破代表长期趋势的200日均线时,就会出现“死亡交叉”形态。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标志着短期调整可能转变为长期下跌趋势。 在此之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上周三也已出现了“死亡交叉”。 不过,颇有意思的是,回首过往数十乃至近百年的美股历史,这种听起来不祥的技术信号,倒也未必意味着美股必然将面临更大幅度的下行。 LPL Financial首席技术策略师Adam Turnquist就表示,“在股票市场上,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令人不安的信号,但当你实际回测历史上的死亡交叉信号时,你会发现在死亡交叉出现时,买入可能比卖出更有利可图。” ![]() 回顾过去大约50年的历史,标普500指数总计出现过24次50日均线和200日均线的“死亡交叉”。 LSEG的数据分析显示,在54%的案例中,“死亡交叉”出现在该指数盘中最大跌幅之后,这意味着最严重的下跌在“死亡交叉”前已经发生。在另外46%的情况下,抛售进一步加剧——标普500指数从死亡交叉发生后又平均下跌了19%。 当然,该信号出现后确实也曾引发过严重的暴跌。例如,在1981年、2000年和2007年出现死亡交叉后,随后的抛售导致最终跌幅分别达到了21%、45%和55%。 美国银行技术策略师Paul Ciana在分析近百年数据的报告中则指出,“死亡交叉”信号出现后的20天,标普500指数有52%的概率下跌,平均跌幅0.5%。 但如果投资者能够再忍耐一段时间,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善。该策略师在周一的报告中指出,信号出现30天后,该指数便有60%的概率上涨,平均涨幅0.8%。 一些分析师表示,鉴于市场已经经历的抛售严重程度(标普500指数本月险些确认步入20%的熊市区域),以及包括Cboe波动率指数VIX在内的多项看跌情绪指标触及高位,可能都已暗示抛售高潮已经结束。 Turnquist表示,“过去一周我们在更广泛的市场中看到了投降的重大信号。从图表来看,这更像是2018年、2020年那种潜在的V型复苏,而非更持久的下跌。” 想炒股,先开户!选丁冬财经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财联社) |
7 分钟前
13 分钟前
13 分钟前
14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