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股走牛!基金经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今年以来,传统消费股在低位徘徊,新消费股则高歌猛进。某“潮玩”品牌凭借“现象级IP”将产品卖成“奢侈品配饰”,一些黄金饰品、美妆品牌股价翻倍,“谷子经济”、国货“出海”火热,有基金经理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 新消费股在公募基金重仓股名单中亮相,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敏锐抓住新消费牛股,但也有人失之交臂。 新消费股现身公募重仓股名单 据Wind数据,截至5月9日,凭借古法工艺跻身“奢侈品”的老铺黄金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80%,上市至今股价涨幅已超1000%;泡泡玛特今年以来涨幅超110%,从股价最低点至今涨幅已超过1900%。 此外,“国潮”奶茶股扎堆上市引人注目。2月初,茶饮连锁品牌古茗在港交所上市,今年来涨幅已接近150%。“雪王”蜜雪集团于3月上市,融资认购额创港股纪录,最新市值已超过1800亿港元。近日,另一知名奶茶品牌沪上阿姨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13.12港元,共募集资金约2.73亿港元。 新消费股在公募基金重仓股名单中亮相。今年一季度末,泡泡玛特被168只基金重仓持有5971.08万股,进入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仓股之列。毛戈平被24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532.2万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敏锐抓住新消费牛股。例如,广发基金李耀柱管理的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一季度大幅增持并重仓了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毛戈平,这三只股票分别位列该基金第四、第五、第七大重仓股。 也有知名消费基金经理将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并重。例如,银华基金张萍管理的银华品质消费股票在一季度首次重仓泡泡玛特和毛戈平,成为基金第四、第五大重仓股,仅次于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腾讯控股。今年以来,该基金涨幅为26.5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居前。 也有基金经理与大牛股“失之交臂”。例如,某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2021年四季度末时就持有1600万股泡泡玛特,在2022年上半年末时已加仓至2500万股。但彼时泡泡玛特股价一路下跌,2022年四季度创下股价新低。到2022年年末时,该产品已全部清仓泡泡玛特,此后持仓中也未曾再见到泡泡玛特身影。 业绩成长性驱动股价上涨 这轮新消费浪潮的爆发背后,供需两侧均发生了改变。民生加银基金消费行业研究组认为,新消费股业绩呈现较强成长性,驱动股价上涨。在需求端,消费者出现更多结构性需求,悦己消费、情感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智能化等趋势兴起。 据中信建投基金观察,“95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更加注重追求精神满足与情绪价值,而以卡牌、盲盒等为代表的消费品,刚好满足了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另外,年轻群体更加倾向于选择“古法工艺+年轻化表达”的产品。新消费崛起背后,折射了两大重要变化,一是消费品的增长逻辑从实用性转向情绪价值,二是本土品牌逐步从模仿走向引领消费潮流。 过去,市场观点认为,传统消费更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新消费更关注GMV(商品交易总额)。民生加银基金消费行业研究组认为,当前领涨的新消费个股呈现高ROE与高GMV的双重特征。对于传统消费,如果GMV在长期内有较大增长压力,即使短期静态ROE很高,后续投资回报也会大打折扣。目前,部分传统消费也在吸收迎合新消费的特征,在渠道、产品、供应链、品牌运营等方面积极变革,可能也将有部分投资机会出现。 中信建投基金表示,传统消费往往有较为成熟的行业数据,研究跟踪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大部分时候只需要以周度或月度的固定频次跟踪就能满足投资需求;而新消费中的多数细分行业规模较小、增速较快且增速的波动较大,同时缺乏较为权威的官方机构或第三方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基金经理在跟踪新消费行业的时候,需要结合第三方平台数据和终端调研数据,同时与年轻人保持紧密沟通,提升自身对新消费行业变化的敏锐度,才能有效把握新消费趋势。 “我们现在不仅监测小红书的热门话题和内容互动,还会监测二手平台的奢品、卡牌、盲盒流转数据。”一家公募基金消费基金经理表示。 想炒股,先开户!选丁冬财经证券,行情交易一个APP搞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