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53240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当中提出,实施经营主体培育、骨干企业培育、市场平等准入、维护公平竞争、科技创新赋能、合法权益保护等6个专项行动、21项重点任务。同时,开展解决拖欠账款、整治涉企四乱、强化法治保障、招投标专项整治和强化要素保障、信用诚信建设、民营企业培训等6个专项攻坚、24项重点任务。 主要目标是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全省经济社会贡献度显著提高,经营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榜企业数量与全省经济规模更加匹配,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强,骨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占比超过80%。 解读: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可以用“56789”来概括。比如在河南,民营经济就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 眼下,河南正在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民营经济‘突围战’”——据当地媒体梳理,从2025年1月1日调研开封开始,到3月2日调研漯河结束,河南省委书记刘宁61天调研了河南18座城市。在此轮调研的企业中,民企数量占比过半。 不止于此,上个月,河南省内各地市密集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或民营企业座谈会。以郑州为例,在4月28日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布《郑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育3-5家营收超500亿的民企集团,民营上市公司达60家。 从全省层面来看,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数量已达1081.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但“量大而不强”的焦虑始终存在—— 作为全国第六,中部第一经济大省,河南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共有13家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排在前面的湖北,已是连续7年稳居中部第一。 去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65.7%。按照最新发布的《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湖北将力争形成50个左右民营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增加值达到4.5万亿元。 中部竞速,河南不想输。根据此次《行动计划》,河南提出,要用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榜企业数量与全省经济规模更加匹配”。 具体行动包括,要梯度培育骨干民营企业,统筹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研发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提档升级。 此外,还要开展科技创新赋能专项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对研发经费投入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上述企业按其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奖励。 #动向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5月14日10点40分,搭载着电子元器件、新鲜蔬菜、百货的运输车队从广西南宁、云南昆明同步发车向越南河内驶去。这标志着中方货运车辆持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CBTA)证件首次入境越南腹地。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两条运输线路贯通了中方通过河口口岸、友谊关口岸至越南河内。此次直达运输相较于传统运输模式,每辆货车可节省约1天时间,成本可节省800元至1000元。 时隔近70年,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开工 5月14日,中蒙两国能源合作重要通道——中蒙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铁路的建设开工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举行。这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建成通车后,时隔近70年建设的第二条中蒙跨境铁路。这条跨境铁路自甘其毛都口岸出境,经蒙古国嘎顺苏海图口岸,连接蒙古国南戈壁省嘎顺苏海图站。中国境内段计划2027年建成。 广州发布“养老金融十二条” 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十二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提到,支持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社保类存款、资金归集、账户管理和托管服务,丰富社会保障卡产品体系和金融功能,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运作提供综合管理服务。探索企业年金制度创新发展,支持各类有条件、有意愿企业尽快建立企业年金,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 中科飞测在上海张江成立第二总部 据上观新闻消息,中科飞测集成电路量检测设备上海张江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5月13日启动。中科飞测将投资超10亿元在上海浦东张江成立第二总部,打造超13万平方米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重点开展高端量检测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努力补齐国产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的短板。中科飞测将以张江总部建设为契机,联合国内产业链生态伙伴,重点开展面向高端量检测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持续推进现有系列设备升级迭代。 石家庄2025年夜经济建设启动 5月13日,石家庄市2025年夜经济建设启动仪式举行。即日起,该市278家重点商贸服务企业将延长夜间营业时长,开展各具特色的夜间主题活动,打造多元化、高品质的夜间消费场景,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今年,“石家庄·夜WeYoung”主题将持续深化拓展,通过举办摇滚音乐演出季、啤酒节、美食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商旅文体新模式、新场景落地。同时,引导鼓励各商业企业,加大夜间促消费力度,打造特色商业活动品牌,助力石家庄都市圈及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声音七部门发文: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月14日,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当中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外还明确,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数读“外贸第一大省”前4个月进出口增长4.9%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具体来看,前4个月,广东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加快,分别加快0.7个、0.7个、0.9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持续提升。前4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89万亿元,增长5.6%,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3.8%,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外贸稳增长主力军作用。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73.5亿元,增长5.4%;国有企业1329.6亿元,下降9.6%。 同时,主要贸易伙伴保持稳定,其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前4个月,广东前5大贸易伙伴保持不变,分别为东盟、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中国台湾,分别增长7.5%、增长7.6%、增长7.7%、下降3.8%、增长33.2%。此外,广东企业积极开拓其他市场,对非洲进出口增长7.5%、中亚五国增长24.2%。 #放榜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北上深居前三 近日,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根据报告,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2024年前十城市与2023年相比无位次变动,依旧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位居前十。 分地区看,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分城市群看,6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连续2年呈净流出趋势,成渝、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依旧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2024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17.4%、23.2%;约5成的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二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