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完成海试
K 线图 特色数据 资金流向 公告 个股日历 核心题材 ![]() ![]() 最新价:5.23 涨跌额:-0.05 涨跌幅:-0.95% 成交量:30.3万手 成交额:1.59亿 换手率:0.69% 市盈率:10.69 总市值:231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海油工程吧 海油工程资金流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记者5月15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装备“海卫”系统完成入海测试,多项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标志着项目进度取得关键突破。 据悉,“海卫”系统采用“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光通信”深水海管铺设智能监测技术,其顺利完成海试对推动我国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管道被称为“海上能源生命线”,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深水海管铺设作业中,海底管道初始部位与海床接触的位置被称为着泥点,其运动状态直接影响管道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着泥点监测因此成为作业关键环节之一。 传统铺管作业水深超过200米时,需依赖多功能支持船释放遥控水下机器人进行着泥点监测,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船舶交叉作业风险,还大幅提高了海管铺设成本。 “海卫”系统的诞生不仅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还将为安全高效铺管提供可靠数据支撑。系统设计作业水深达1500米。其中,深水铺管监控用18米级无人船“守护者”,作为水面基站为水下中继器和光通信提供能源和控制信号;1500米级深水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领航者”,抗流能力3节,续航能力可达10天,可自主识别并跟踪高清晰度着泥点,通过水下无线光通信,无缝传输至指挥中心。 “海卫”系统由海油工程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开发,关键零部件全部自主研制。目前,“海卫”系统关键零部件经多次耐高压测试,海管着泥点识别正确率高达95%。 (文章来源:新华社) |
13 分钟前
16 分钟前
16 分钟前
16 分钟前
17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