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90天窗口期” 澄海玩具厂商开足马力出货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5月14日下午,汕头市澄海区的广东伟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伟力智能”)玩具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流水线上的工人正在抓紧制作电动遥控玩具车、遥控飞机模型。 伟力智能生产负责人蔡建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批货物准备出口到美国,公司希望在关税调整的时间窗口期内抓紧出货。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了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 不仅仅是伟力智能,澄海众多的玩具厂商都在积极赶工,希望能够在“90天窗口期”内尽快尽量出货。赶工的主要是之前被按下“暂停键”的订单。在美国肆意发动“关税战”之后,这些厂商普遍遭遇了美国客户的订单“暂缓期”。 抓紧出货 回忆这1个月以来的经历,蔡建东称简直是“跌宕起伏”。 往年,4月至10月是外贸出货的旺季,一方面美国客户日常需求采购,另一方面要为圣诞季订单做准备。今年第一季度,伟力与美国客户的订单依然是正常交付,转折点发生在4月中旬。 “那时候美国客户找我们下好了订单,对方需要几十万套飞行器、遥控车等产品,相应地公司也做了同等生产物料的采购以及储备。”蔡建东说,正准备生产的头两天,美国客户突然来通知说,眼下关税太高,一旦继续下单出货这样会承受不了,产品暂时不需要了,暂缓。“我们当时压力很大,几十万套的物料都付钱了,只能堆在仓库等待进一步消息。” 当地另一家头部玩具企业大业塑胶玩具有限公司(下称“大业公司”)也遇到了美国客户通知订单暂缓。 今年4月初,大业公司应一家美国客户要求,做好了4个集装箱柜的玩具产品,对方还订好了海运集装箱舱位,通关资料已备齐,隔天即将出货,结果客户突然通知说,订单需要暂停。之后,这批货一直堆在公司仓库内。 多位澄海玩具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受到4月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生效,澄海玩具出口美国业务造成冲击。 “以往这个时候澄海玩具会接到美国圣诞节玩具礼品的生产订单,但受关税影响,已暂停接收该类订单。我们也在积极争取欧洲等地区的圣诞节订单。”汕头市澄海区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烽说。 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出台,澄海的玩具商家们立马开足马力生产,抓紧落实之前的订单。 “昨天(5月13日)一早,美国客户找我们开会,除了之前暂缓的4个集装箱柜继续出货之外,还需要继续加购一些新品。”大业公司销售经理林园表示。 林园表示,现在是重新出发。“在此次加征关税之前,我们与美国客户就一直在谈新产品的创意、设计改进等定制化工作,之后这项工作一度因关税问题暂停,现在关税政策暂缓,我们又继续这项合作了,还在热火朝天在做。” 蔡建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收到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后,现在美国客户又找伟力智能排期,谈生产、出货的事情,大家都在抢90天的关税暂缓期出货,“现在工厂订单是满负荷生产,每天需要加班加点,六七月份都已经排满了,订单排期到9月份了。” 汕头市澄海区玩具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两天忙起来的不仅是玩具制造企业,还有玩具原料企业,由于下游制造工厂订单需求多,也让他们的生意突然好起来。 汕头市澄海区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光科技”)即是其中之一。“这几天我们的订单量比加征关税前增长了30%,生意比之前要好很多了。”蓝光科技负责人杨亚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两天公司忙很多,从早到晚接到很多客户电话咨询出货事宜,之前处于观望中的企业,现在都开始陆陆续续出货了。 另一手准备 在蔡建东忙着生产和出货之际,他的哥哥蔡伟东已经和美国客户飞往了泰国,在当地进行市场考察,准备建设海外工厂。 面对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在海外设置一座生产基地是许多国内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据蔡伟东介绍,尽管中美关税缓和,但目前中国玩具出口至美国的关税,与东南亚其他各国对比,依然要高不少。 “这还是非常尴尬。”蔡伟东表示,如果美国客人选择在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和柬埔寨等国生产,他们可能会省下不小的费用。 在蔡伟东看来,美国客户今年应该还是会从中国企业处继续下订单、出货,但他们现在已经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其他厂家。这也是伟力智能急于在东南亚拓展海外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就像海外客户要求我们在东南亚地区建厂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供应商能够从多个国家出货,这样规避单一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税的影响。”大业公司的邱丽如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前几年大业公司在越南建立了自己的工厂,面积大概是1000多个平方。“这段时间我们越南工厂每周几乎都要接待两至三批境外客户,他们希望我们尽快把模具、原材料转移至越南工厂,做完之后直接在当地出货。”邱丽如说,这主要是海外客户需求。 不过,邱丽如也坦言,越南工厂的生产效率几乎没法和中国国内相比,“可能看起来当地人工便宜,但是供应链的完善度,远不及国内。有时候需要一个螺丝或者弹簧等零配件,可能得一个星期才能搞定。” 因此,邱丽如也表示,一般只有在国内关税政策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大面积将核心产能转移至海外。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