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科技讯 5月18日下午消息,5月18日,去哪儿旅行(以下简称“去哪儿”)迎来了自己20岁的生日。去哪儿CEO陈刚在20周年演讲中表示,通过3次连续创业,去哪儿成功穿越了20年中国互联网的潮起潮落。如今,去哪儿有一个2亿交易用户的基本盘,并维持两倍于行业的高速增长。面对AI带来的下一个技术浪潮,去哪儿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将开启第四次创业。 2005年成立的去哪儿旅行,恰好完整经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下半场,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全历程。过去20年,去哪儿经历了从旅游垂直搜索引擎,到转型OTA做交易闭环,再到重新整合后实现独立生存、独立发展。陈刚用“Meta风口的传奇、移动时代的赢家、巨头之下的生长”总结去哪儿的前三次创业历程。 “今天,我们又要面对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局面,叫AI的挑战。”陈刚坦言,今天还在AI发展的早期,但是创业者们都感受到了AI的脉搏。AI已经在去哪儿内部大幅度改变员工的做事方式。例如社媒增长,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都是由AI完成。AI还正在驱动运营体系的流程自动化。但陈刚表示,AI最重要的“不只是提高效率,还会让我们的运营想象力打开。” 今年3月,去哪儿“AI旅行助手”在相关部门完成了应用类大模型备案。目前,去哪儿应用AI的场景涵盖了智能客服、酒店数字人、火车AI找票、旅游线路规划等。AI应用,将新人客服的培训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用户反馈满意度提升了13%;酒店交互式数字人,是OTA行业首创。 “AI对行业的改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未来两年一定会让行业发生巨大变化。”陈刚表示,去哪儿现在正在做的,是提前两年进入,通过各种不同的新项目的开展,让组织发生彻底的变化,全面融入AI。去哪儿目前有一个非常稳健的基本面,加上这家公司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拿到了面向AI的门票,“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用AI改写行业。” 他表示,20年时间里,在去哪儿平台下过单的用户,累计达到2个亿。现在,每年去哪儿的新增交易用户,还在以千万规模增长。特别是在过去两年,在旅游行业全面复苏的市场环境中,去哪儿实现了高于行业大盘的增长。机票、酒店、门票等多项业务指标,都突破了历史峰值。 “一老一小”和小城居民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在去哪儿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量,同比增长了35%,增幅创近5年新高。“在巨头的时代,在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里,去哪儿的同学全力以赴,去完成自己的署名作品。”陈刚说。 另一方面,虽然全球OTA行业已趋于“定型”,但去哪儿仍在产品战略上追求创新。近年来,坚持“价格、质量、传播”三大战略支柱,用科学的方法测量服务与质量,并倒逼其升级。同时,开启了视频化营销转型。这些都是行业里“从0到1”的创新,推动了增长飞轮的转动。 陈刚认为,稳健大盘的背后,真正的支撑,来自这家企业的文化底色。“从我的角度来看,去哪儿最核心的特质有两个,一个是工程师文化,一个是连续创业。”陈刚说,去哪儿的CEO都是工程师背景,也都是连续创业者。这种由领军者衍生出来的公司文化,是非常根深蒂固的。这种企业文化表现在日常,就是“对技术有热情,对创业有激情,对署名作品有使命感”。 陈刚近年来推行的科学管理,也是这种工程师文化的延伸。如今,站在AI的门口,陈刚形容自己既激动,又“胆战心惊”。“我们更要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要对技术有热情,要创业,要对署名作品有追求,”陈刚说,只有这样才能耐得住技术爆发前的沉默,才能接得住AI技术大浪到来的挑战。这也是去哪儿面向AI、开启第四次创业的最大底气。(罗宁) 责任编辑:常福强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