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镜大战”激烈上演 深圳剑指“全球AI眼镜第一城”

“百镜大战”激烈上演 深圳剑指“全球AI眼镜第一城”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陈小慧

  最近,AI眼镜密集迎来新进展。

  5月22日,在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上,雷鸟创新、荣耀、立讯精密博士眼镜、深圳市眼科医院等上下游企业及机构联合发起的深圳市AI眼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华为5月19日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其官宣新品中就包含了“智能眼镜”。

  5月21日,在全球开发者大会Google I/O 上, Google宣布将与中国AR眼镜企业XREAL合作,发布新一代AR眼镜——Project Aura。

  “百镜大战”,仍在激烈上演。作为当前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手机”。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日前在访谈中指出,智能眼镜将成为未来的手机。

  当前,深圳正加速AI眼镜技术的创新突破与产品迭代升级,汇聚了以雷鸟创新、博士眼镜、乐活眼镜、光舟半导体、芯视佳等为代表的AI眼镜上下游企业,正以“深圳速度”定义AI眼镜的未来,全力打造“全球AI眼镜第一城”。

  入局玩家百花齐放

  传统眼镜加速转型

  5月22日举行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上,AI眼镜成为“人气王”,吸引了国内外观众争相体验。

  AI眼镜是目前主流的AI交互入口,可以第一视角进行人机交互,实现实时翻译、物体识别、智能问答等功能。如果说去年AI眼镜只是在概念上掀起了“百镜大战”的浪潮,今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I眼镜正式发售上市,用户对AI眼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记者在展会上发现,当前入局AI眼镜的玩家越来越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不仅有以雷鸟创新、玩出梦想、影目科技、莫界科技为代表的新锐企业,还有博士、乐活等传统眼镜大厂,以及立讯精密、光舟半导体、芯视佳等上下游企业。

  从现场的热度可以一窥当下智能眼镜市场的增长前景。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中国市场增长更为迅猛,2025年第一季度AI/AR眼镜国内销量同比增长45%,其中带屏AR眼镜占据80%市场份额,无屏AI眼镜占比达20%。具体来看,无屏AI眼镜整体销量达1.9万台,同比增长显著。

  与此同时,传统眼镜厂商也在积极推动转型。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XREAL、星纪魅族、界环、李未可、华为等品牌开展紧密合作,汇聚了多款智能眼镜产品。目前,博士眼镜正逐步推进连锁眼镜门店升级改造,已在100余家零售门店内铺设智能眼镜专柜。此前,乐活LOHO眼镜也和闪极科技共同发布了旗下首款AI眼镜LOHO×闪极A1。

  方正证券认为,AI带来革命性的交互体验,契合 MR 虚实结合需求。AI+AR或是产业发展趋势。各大厂商均积极开发AI智能眼镜新品,2025年迎来智能眼镜集中发售大年,有望加速产业链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提升消费者认知。

  行业尚处起步阶段

  未来两大趋势显著

  随着入局AI眼镜赛道的玩家数量增加,AI眼镜的功能正从基础交互向多元化、场景化、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记者在现场看到,AI眼镜正在加速从功能演示走向实用场景。

  “此前的眼镜只能显示内容或者音频交互,现在渐渐有了识别能力,比如我们这款装了摄像头的眼镜,它可以识别环境,比如说可以进行场景翻译,并且用字幕的形式来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实现和外国人无障碍沟通了。”一位AI眼镜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仅功能更“接地气”,玩家们还在比拼一场“重量赛”,几乎每一家AI眼镜企业都要求产品重量做到轻便。

  “对于近视的用户来说,眼镜是不离身的必需品,几乎一起床就要戴上眼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智能眼镜设计得更适合全天候佩戴。”作为一家智能眼镜设计研发企业,深圳市莫界科技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次展会上,莫界科技展示全球最轻的单色及彩色AI+AR眼镜,其单色款重量小于35克,彩色款小于50克,具备双目显示、摄像头、收音器与喇叭,是全球最轻的全能型AI+AR眼镜。雷鸟创新也带来了全球最小可量产的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X3 Pro。

  “当然目前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记者与多家智能眼镜厂商交流了解到,未来智能眼镜仍要攻克两大方向。

  一是将产品做得更轻量、更时尚。传统眼镜不同于电脑和手机,可能用户对它的外观要求没有太高,但是眼镜是戴在脸部的“单品”,体现的是个人气质和审美追求,因此需要根据用户的脸型、肤色,去设计更加好看、好用的智能眼镜。

  而如何把眼镜做得更轻更是一个复杂工艺。“在眼镜这么小的范围内,我们集中了芯片、电池、喇叭、收音机等等光学系统所必要的一切,它的难度可能是手机的立方倍。”一位智能眼镜厂商向记者表示。因此,如何将重量进一步“下探”,仍需要一步步攻克。

  二是增加智能眼镜的“显示屏”功能。多家智能眼镜企业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镜多是不带显示屏的,功能集中于音频服务、基础视觉识别等等。支持AR显示或信息投影的,可直接在3-5米的视野范围内呈现图像、文字或操作界面。“相当于面前有一个小投影。”一位智能眼镜厂商表示:“目前带有显示功能的眼镜也有,只是功能没那么全,未来随着显示功能进一步迭代,行业未来的上限会非常高。”

  与此同时,专注特定场景的产品,通过整合AI大模型、多模态交互(如眼动追踪、手势识别)及 AR技术,打磨医疗、工业、教育等垂直领域的完整体验,解决技术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推动产品从功能工具向全场景智能终端进化,也是未来一大趋势。

  深圳:全力打造“全球AI眼镜第一城”

  当前,深圳正以“深圳速度”定义AI眼镜的未来。

  作为“硬件之都”,深圳在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高能量密度3C锂电池、高性能合成材料、传统光学眼镜生产制造等方面产业基础强,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上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优势。

  位于深圳龙岗的横岗街道与园山街道聚集了1500余家眼镜相关企业,年产眼镜达1.25亿副,占据全球中高端眼镜市场的50%以上,这种高密度的产业集群构建了独一无二的供应链生态圈——从芯片封装到光学模组,从结构件加工到整机组装,上百个零部件可在深圳本地实现高效调配。

  “就深圳智能眼镜产业生态而言,大家都是互相合作,这在全球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深圳有非常完善的产业支撑,在人才、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成立不到4年时间,就能快速成为细分领域全球第一的原因。”深圳莫界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在政策方面,深圳将智能穿戴纳入“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出台《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5亿台,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如今,随着深圳市AI眼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汇聚众多在AI眼镜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环节的优秀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等,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圳AI眼镜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球AI眼镜第一城”。

(文章来源:读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