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俩月72位分析师密集“转会” 涉及25家券商 明星分析师变动多 ...

来自: 东方财富 收藏 邀请

  步入2025年二季度,卖方流动依然密集。据财联社记者结合中证协官网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已有72位分析师跳槽,离职涉及的研究所25家,履新涉及的研究所有27家。

  财联社曾在今年3月11日所发布的《卖方研究人才流动从“暗流”到“明浪”,今年来27家券商有变动,4家转会人数居前》报道中,对一季度卖方人员变动进行了部分梳理与总结,就曾预期2025年分析师的变动仍将频繁,一些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也将倾向于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和新兴科技领域,这也体现在了二季度之中。

  券商研究所竞争仍相对激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导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下降,倒逼研究所优化人才结构,更注重高端研究人才的引进。长远来看,2025年的卖方人才流动潮,既是行业阵痛的缩影,也是生态重构的起点。对于券商而言,唯有将短期的人才策略与长期的研究价值相结合,方能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分析师个体,持续提升专业化能力、构建个人品牌,或许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

  关注点一:25家券商有分析师“转会”

  先看“转会”情况。

  分析师“转会”涉及的研究所有25家,分别是国投证券东吴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德邦证券浙商证券广发证券西南证券华西证券、华福证券、招商证券财通证券、华创证券、天风证券东方证券首创证券中银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太平洋证券、中山证券、中金公司、国盛证券、国信证券华安证券、申港证券等。

  其中,“转会”人数居前的券商研究所有国投证券、东吴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德邦证券、浙商证券以及国泰海通证券。其中,国投证券分析师跳槽了10位分析师。与此同时,伴随着国联民生证券以及国泰海通证券的整合,研究条线人员变动也比较明显,符合预期。

  分析师履新的研究所涉及27家,分别是国金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华金证券、华福证券、华源证券、中泰证券国海证券、华创证券、财通证券西南证券、国投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甬兴证券、东方证券信达证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东海证券、山西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浙商证券中金公司、国盛证券、麦高证券、湘财证券。

  履新分析师人数居前的券商研究所就涉及国金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华金证券、华福证券、华源证券等6家。其中,国金证券纳新分析师人数居前,达到了14名。

  对于“转会”情况,通过与业内人士的沟通,记者发现背后有几个现象可参考:一方面,较多分析师变动属于动态平衡调整,此前流出的人员缺口正在补齐;另一方面由于交易量回升,不乏券商对研究业务更加重视,尤其是中小特色券商,加大了对研究团队的投入和扩张力度,因此吸引了更多分析师的加入;贯穿行业发展始终的,是一些分析师因为个人职业规划、薪资待遇等因素选择跳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关注点二:明星分析师变动多

  到了二季度,更多出现业界比较关注的分析师动向。

  财通证券研究所的人事变动颇受关注。财通证券电新首席张一弛已无法在中证协官网查到任职信息。就在今年2月17日,原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副所长、固定收益研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正式加入财通证券,任业务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国金证券的吸纳人才力度也较突出,其中一部分人员是国投证券固收首席尹睿哲以及其团队。今年3月底,国投证券研究中心原总经理助理、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率队加盟国金证券研究所,出任首席资产配置官、固收首席分析师,国投固收团队也随之“转会”。

  不仅如此,就在今年3月初,天风证券原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入职国金证券担任首席宏观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2024年以来,国金证券已引入多位卖方名将,包括财通证券原研究所副所长夏昌盛出任常务副所长、招商证券原消费团队联席负责人赵中平转会出任副所长、可选消费首席分析师。

  以尹睿哲为关注点,国投证券正面临研究人才的流出困境。中证协数据显示,其分析师人数已从2024年底的77人缩减至59人。

  方正证券招徕了不少强将。国联民生证券固收首席李清荷就在最近加盟了方正证券,担任研究所固收组首席分析师。今年4月以来加盟方正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还有来自德邦证券的李霁阳,来自东吴证券的鲍娴颖、金晶、马天翼、王润芝,以及来自华金证券的王海维等等。就在今年3月初,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入职方正证券,担任方正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一起加盟方正证券的还有与他之前在华福证券一起的多名团队成员。

  方正证券执委、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吴珂在5月28日举办的2025年方正证券中期策略会上也提到,2014年公司确立打造大型卖方研究所的定位,10余年来一直鼎力支持研究所的发展、致力于培养研究所成为内外兼修、有品牌影响力的大型卖方研究所,包括为国家智库与资本市场搭建沟通桥梁。研究所一年来完成系列改革和创新,研究人员迭代升级,全所研究员超过1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卖方的几位“红人”也在近两个月有了新动向。

  原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于今年4月离职后,加入东方证券分管研究业务。黄燕铭在券商研究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东方证券在近年来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与发展,在研究业务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提升。随着黄燕铭此次的加入,东方证券在研究业务上有望实现新突破,并且研究所对财富管理业务,特别是投顾业务等的赋能令人充满期待。

  知名经济学家洪灝于今年4月15日加盟华福证券,担任华福国际CEO兼首席全球资产配置官。洪灝在宏观经济、资产配置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其加盟被视为华福证券在国际化业务布局上的重要举措。

  其中,关于华福证券,也要关注到,前华金证券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也加盟了华福证券,其出任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组组长、首席宏观和非银分析师职务。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今年3月底加盟了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出任副所长、首席策略官,同样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这位被视为“信心重估牛”旗手的明星策略师选择东方财富证券,被视为公司层面在研究领域“高举高打”策略的关键落子。

  关注点三:中小券商扩容依然是业内关注所在

  在一众扩容券商中,业界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华源证券,正呈现逆势崛起之势。

  就在近两个月,就有来自国投证券研究所的赵梦妮、中银证券周政宇、广发证券符超然、财通证券王宇璇等分析师加盟华源证券研究所。券商研究业务是近年来华源证券极其重视的业务条线,多名首席分析师加盟了华源证券。受访分析师称,2023年底,刘晓宁加盟华源证券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一职后,加之公司层面战略的侧重,华源证券研究所的吸引力正在加大,就包括刘煜辉加盟华源证券,出任了首席经济学家。

  记者也留意到,虽然不在前述变动名单内,但爱建证券组建研究所并招徕人才的动作,依然成为业内关注。

  根据中证协官网,截至目前,爱建证券共有9名注册的证券分析师。今年1月时财联社曾对爱建证券组建研究团队有过报道,尤其是请到了退休的白金分析师赵金厚出山,详见财联社今年年初报道《又一家研究所筹备中?吸引退休的白金分析师赵金厚再出山》。从人数来看,彼时公司分析师人数共有7名,如今新增至9名,人数虽然扩容有限,但是确实处于加强队伍配置的状态。

  具体来看,9名注册的证券分析师中就有4位2025年1月-2月期间加盟的爱建证券。其中,张智聪原为国信证券分析师,2019年辞职,随后就无证券业相关注册信息,直到2025年2月底入职爱建证券担任分析师;许亮今年1月加盟爱建证券,原为平安证券投顾,曾有过分析师执业经历;范林泉原是东北证券分析师,2025年2月加入爱建证券;吴迪原是中邮证券分析师,今年1月中旬加入的爱建证券。

  关注点四:跨行业流动、战略转型都是职业选择

  除了前述这些变化的趋势与现象,部分常见的局部变化也同样在发生。

  一是,伴随着研究所出身的券商高管趋于增多,行业内晋升趋势再度得到确认。今年5月中下旬,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负责人(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已升任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委员。

  二是,跨行业流动增多。除传统券商研究所间的流动外,分析师转投上市公司、私募机构或跨界进入金融科技领域的案例逐渐增多。中信证券分析师周家禾加盟联创光电即为典型案例,其从分析师转型为上市公司高管,体现了研究与实务结合的趋势。

  记者在与不少分析师沟通中发现,近期有不少上市公司以及猎头有接触,盛邀转型证代或者董秘等职务。也有一种感受是,买方转向卖方的回流也有迹象出现。

  三是,券商研究所管理层调整或战略方向转变也带来了明显的人员变化。以首创证券为例,目前研究所注册分析师仅剩10名。从公司2024年年报来看,公司研究业务转向买方思维,以及战略支持角色。

  首创证券提到,公司将继续从大投研、大财富管理入手,重点做好买方研究对投资的策略服务和对财富管理的产品支持,努力挖掘研究价值、创造研究收益,使买方研究成为贯穿各业务板块的底层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财联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