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股基、债基、货基罕见齐增。 据中基协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3.12万亿元,这是公募历史上总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也是自2024年初第七次创下历史新高。 4月份的权益市场走势颠簸,沪深股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更具避险功能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担纲净值增长的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初大跌之际,抄底资金借道宽基汹涌入场,使得股票基金增长超1100亿元。 公募基金规模攀升至33万亿元 截至2025年4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12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五大类基金规模分别为4.58万亿元、3.58万亿元、6.56万亿元、13.99万亿元和0.64万亿元。 ![]() 净值变动方面,在所有类型的产品中,只有混合基金净值微幅下滑,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均较3月底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4月份,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增加了8985.04亿元,货币基金成为增量的“中流砥柱”,3月底环比增加了6648.39亿元;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规模分别较2025年3月底增加了1401.82亿元、1120.44亿元;QDII基金规模较2025年3月底有小幅增加。 4月份市场整体巨震,沪指单月下跌1.7%,深成指下跌5.75%,股票基金份额环比增加3.22%,但受行情影响,净值增加仅有2.54%。有公募人士分析称,股票型基金份额大涨或与4月初大跌之际,国家队进场有关。 据统计,4月7日,全市场股票ETF净流入达到661.64亿元,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11倍以上;8日净流入额进一步攀升至千亿元以上,为1009.76亿元;两日共计净流入达1671.4亿元。 其中,跟踪沪深300的ETF合计净流入达到938.24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自成立以来首次连续两个交易日净流入超过160亿元。易方达、华夏和嘉实基金名下的沪深300ETF,8日净流入额均超过百亿元,全部刷新了历史新高。 多只中证500和中证1000ETF也获得大举增持。如南方中证500ETF,单日“吸金”146.86亿元,刷新历史峰值。华夏、广发以及富国基金管理的中证1000ETF产品,同样刷新成立以来最大单日资金流入纪录。 货币基金、债基担纲增长主力 据统计,货币基金的增量,占4月份的净值整体增长的74%。在权益市场震荡的4月以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虽然货基收益率也有所下滑,余额宝7日收益率当前约为1.19%,但有公募人士指出,与定期存款相比,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可灵活申赎。而且,银行大额存单门槛较高,货币基金则是1元起投。与短债、同业存单等风险较低产品相比,货币基金在赎回速度上具有优势。 此外,债基亦贡献了超千亿规模的增量,虽然债市整体偏弱,但避险功能依旧明显。在4月份的发行市场中,20只债券型基金共募集337.97亿份,占整体发行比例约为37.5%。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占比达68%,浦银安盛普航3个月定开、泰康中债1—5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A等产品实现“顶额发行”,吸引低风险资金持续流入。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由于权益市场震荡,债券基金依然是机构类客户避险的首选。施罗德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吴美燕认为,市场动荡是危机也是债券投资时机。“近期随市场情势变化,信用利差扩大,债市即展现出吸引力,适合中长期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些投资者期望以现金或者黄金作为避险的选择。市场的恐慌情绪固然会让现金以及黄金具备短线吸引力,但这两项资产并不具备收息能力,黄金也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债券具有价格以及收息优势,才是真正具备核心资产配置特性的品种。”吴美燕表示。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作为典型的避险资产,在关税缓和的背景下,债市收益率创新低,长端利率债短期内需要保持谨慎。随着降准降息带来的资本面宽松,债市的情绪估计也不会像3月中旬那样悲观,而长端利率债经过一波回调后配置价值恢复,也不用太悲观。“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回调后的机会。”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建议。 诺安基金指出,在降准降息落地后,短期大概率不会有增量货币政策出台,尤其是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后,市场部分投资者担心银行缺负债会抬升短端收益率水平,因此债券市场短期可能存在小幅的调整压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