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期内,其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实现总收入增至186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12.8%,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该分部毛利率为23.2%,经营亏损为5亿元。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9万辆。为避免第二款车型小米YU7上市后重蹈SU7产能不足的覆辙,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同日举办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将扩充产能,全力冲刺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盈利是竞争力的结果 在小米集团这份创下多个历史新高的季度财报中,汽车业务的表现尤其亮眼。 2024年,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实现收入328亿元。按此数据计算,小米汽车仅在今年前三个月就已收获了去年全年营收的半数以上。 尽管汽车业务暂未实现盈利,但单季毛利率已超越零跑、小鹏等新势力品牌。 小米集团表示,毛利率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小米SU7系列当季交付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毛利率的上升。 小米SU7共推出标准版、Pro版及Max版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21.59万、24.59万及29.99万元,尽管小米汽车并未公布各版本SU7的具体交付量,但从财报数据不难看出,不同版本的差异化产品定位与价格策略正持续释放市场潜力。 今年2月27日,诞生于赛道的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其52.99万元的官方指导价较81.49万元的预售价下调28.5万元,在网上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新车上市两小时,大定就已突破1万辆。据卢伟冰最新透露的数据,截至5月26日,小米SU7 Ultra锁单数已超过2.3万辆。 5月22日,预热了半年的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亮相,预计于7月正式上市。尽管发布会既未公布售价也未开放预订,仍吸引了大量网友在线观看直播。 在被问及小米YU7标配激光雷达是否会影响定价策略或者盈利能力时,卢伟冰表示,小米YU7产品力很强,但售价还没定。不过产品竞争力强是核心,盈利是(竞争力作用下的)结果,不能(将盈利本身)当做结果去追求。 小米YU7受众比SU7更广 早在小米YU7亮相前一天,时代周报记者就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北京一家小米门店。工作日午后,这家位于核心商圈的门店人流密集,即使新车并未到店,前来咨询、看车的消费者依旧络绎而至。门店销售邀请记者加入他们提前建立的YU7车友群,截至发布会结束,已经有超过200人入群。 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小米YU7车长近5米,车宽近2米、轴距3米(轴距与小米SU7相同);外观采用与小米SU7一脉相承的家族设计语言,具备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激光雷达、最高835km超长续航、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超快充等一系列产品亮点。 新车将与特斯拉ModelY、智界R7、问界M5/M7、蔚来ES6等车型展开差异化竞争,还将与小米SU7系列车型一道,共同完成雷军制定的35万辆年度交付目标。 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YU7预发布后广受用户喜爱,比小米SU7刚刚亮相时更加出圈、更受欢迎。截至5月25日,“YU7技术发布会”的留资用户达“SU7技术发布会”同期的3倍左右,小米YU7比SU7有更大的受众面,因此管理层对YU7非常有信心。 2024年,小米SU7创下了13.5万辆的上市首年交付记录。2025年4月,小米汽车交付超28000辆新车;今年前4个月,其累计交付新车超9.7万辆,已经连续7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辆。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5月22日发布YU7时宣布,小米SU7系列已经累计交付新车25.8万辆。 为更好地对接市场销售需求,小米集团方面表示,其将持续布局销售服务网络,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已在中国大陆地区65个城市开业了235家汽车销售门店。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