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陈俊杰 港交所近日披露的文件显示,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Hebei Asset Management Co., Ltd.,以下简称河北资产)首次呈交了港股上市申请文件,建银国际、山证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这也是首次有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冲击港股上市。在递交上市申请书前,河北资产刚于6月中旬完成股改。 招股文件显示,河北资产拟将募集资金分别用于强化公司资本基础、改善资本结构,其余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不过,公司并未披露每项募投项目的使用资金占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四大AMC中的中国信达、中信金融资产已先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但港股市场尚无地方AMC挂牌上市。而在A股市场,拥有不良资产处置牌照的也仅有海德股份一家。若此次上市成行,河北资产将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而早在2017年9月,安徽省的持牌AMC安徽国厚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国厚资产)就曾启动改制上市程序,计划2018年在香港上市。但2023年末,国厚资产被曝债券违约。因此,此次河北资产能否成功登陆港股备受关注。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约67%河北资产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实控人为河北省国资委。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名单,公司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备批量收购及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地方金融组织接受河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河北资产以2024年新收购不良资产的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 24.4%;以2024年自中小银行新收购的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在河北省所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7.2%。 公司在上市申请书中表示,作为全省唯一持牌地方AMC,河北资产在政策层面享有独特优势。2020年,河北省政府将公司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试点单位,对公司在省内深化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寄予厚望。 截至2024年末,河北资产的资产规模为75.56亿元,在所有地方AMC中处于中下游位置。资产中,主要为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截至2024年末,河北资产负债50.39亿元,资产负债率66.69%。 申请文件称,为服务实体经济、盘活现有资产以及防范及降低区域金融风险,公司致力于凭借先发优势、专业知识及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为河北省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底,按不良资产的原始账面余额计,河北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约2222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3220亿元,2024年至 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7.7%。 近年来河北资产业绩波动较大在业绩记录期间,河北资产几乎所有收入均来自不良资产管理业务。公司将与不良资产相关的业务作为新业务线,以扩大业务范围和收入来源,从而增强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地位。 河北资产的业务分为处置类不良资产、重组类不良资产以及咨询及托管服务。2024年,河北资产处置类不良资产的收入达4.412亿元,占比达86.2%;重组类不良资产收入为6990万元,占比13.7%;咨询及托管服务营收仅60万元,占比0.1%。
业绩方面,河北资产近几年波动较大。2024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0%,为5.12亿元,并实现利润2.04亿元。不过,在2023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仅有2.22亿元,同比下降了48%,并产生-2.33亿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当年最终亏损-1.45亿元。
公司在上市申请书中指出,收购的不良资产组合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若持有资产的时间较长,债务人的经营进一步恶化,则不良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下跌至低于收购成本。2023年,公允价值亏损显著增加,主要是若干不良资产项目的估值下降,反映出当时市场状况。 在股东方面,河北建投集团为河北资产第一大股东,持股56.5%。河北港口集团、河北航空投资集团、开滦汇金、河钢集团紧随其后,分别持股9.2%。此外,唐山三友持股3.1%,河北港口投资持股2.7%,河北旅游投资集团持股0.6%,河北金融资产交易所持股0.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地方AMC赴港上市并非没有先例——早在2017年9月,安徽省的持牌AMC国厚资产就曾启动改制上市程序,计划2018年在香港上市。但赴港IPO最终未能成功,2023年末,国厚资产被曝债券违约。 同时,地方AMC行业监管趋严。根据媒体今年4月的报道,监管正在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地方AMC征求意见,在地方AMC的资产收购、处置、股东股权、融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河北资产也在上市申请书中指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受到高度监管,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未来前景都可能受到监管变化或其他政策变化的影响。 由于河北资产在招股书和官网均未公布具体的联系方式,就公司股权结构和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7月1日上午通过天眼查显示的邮箱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河北资产回复。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