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宋钦章 每经编辑|张益铭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河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资产”)已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如果上市成功,河北资产将成为内地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AMC)。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资产前脚刚刚完成股改,后脚就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前后间隔才10天左右。 股改完成10天左右就冲刺港股港交所官网显示,河北资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的日期是2025年6月27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日期距离其股改完成不足10天。河北资产的官网显示,2025年6月18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20亿股,每股面额人民币1元。
从股改后的股权结构来看,河北资产的大股东是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56.5%;其余股东分别是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滦汇金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不足10%。 河北资产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是为赴港上市做准备。根据公司法和证券监管要求,境内企业若计划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直接以境内公司主体申请港股上市,必须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在AMC公司中,目前仅有中国信达、中信金融资产这两家全国性AMC实现在港上市。如果河北资产此次冲刺港股成功,其将成为首家上市的地方AMC。 “不良资产行业在这个阶段需要持续补充流动性,把握周期性机会用于收购和处置资产,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品牌价值,缓解传统依赖银行借款和国资注资的瓶颈。”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河北资产称,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两大用途:一是用于强化公司的资本基础及优化资本架构,支持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二是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主要收入来自不良资产经营收入河北资产的申请资料显示,其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备批量收购及处置金融不良资产资质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底,按不良资产的原始账面余额计,河北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约2222亿元,自2020年底增长人民币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1%。 灼识咨询报告还显示,河北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较为集中,以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2024年前三大参与者占75%的市场份额。其中,河北资产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4.4%。河北资产称,其在河北省不良资产管理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地方分支机构。 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河北资产在来自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收购方面更具优势。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以2024年来自中小银行新收购的不良资产原始价值计,河北资产在河北省所有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7.2%;按2024年的平均股权回报率计,于中国所有第二梯队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排名第二。 河北资产介绍,其于2022年9月成功实施全国首单利用“结构化—反委托”模式进行的地方中小银行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项目,支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河北资产已经实施“结构化—反委托”模式下的不良资产管理项目67个。 据悉,河北资产成立于2015年,已于河北省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运营近十年。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末,河北资产的资产总计分别达到人民币67.94亿元、人民币72.53亿元及人民币75.56亿元。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河北资产的不良资产经营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24亿元、人民币2.22亿元及人民币5.12亿元。 河北资产的主营业务有三块:一是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二是不良资产收购重组;三是不良资产托管和与不良资产相关的咨询顾问业务。相应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不良资产经营收入,以及咨询与托管服务收入。其中,河北资产几乎全部的业务收入来自前者,而后者作为新的业务线,以扩大业务范围及收入来源。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