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赵云 A股市场又到关键点位。本周,沪指围绕3600点窄幅波动,热点层出不穷,创新药、CPO等板块结构性活跃,极大激发了市场人气。 截至目前,去年10月沪指3674点的高点尚未有效突破,这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和期待。 对此,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表示,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过去两周,市场行情在“牛市氛围”中演进,市场向上弹性大,调整幅度小。短期结构轮动中,科创已是相对滞涨的方向,短期可能有修复行情。 本轮行情有远期基本面改善作为支撑傅静涛进一步阐释,“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这一判断,核心源于时间对基本面改善与增量资金流入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随着时间推移,两大关键变量的积极变化正渐行渐近。 从基本面看,中游制造领域的供给出清趋势值得关注。傅静涛分析,中游制造从2026年年中开始,本来就将出现供给出清,其固定资产增速会低于名义GDP增速。而“反内卷”若能实现“去资本开支”,将让中游制造资本开支负增长更深、更持续,进而延长供需格局容易改善的窗口。这意味着本轮行情并非无源之水,而是有远期基本面改善作为支撑。 他同时指出,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不及上半年、国内经济刺激力度难以满足最乐观预期,仍是基准假设。但在远期存在困境反转预期的背景下,2025年下半年经济验证承压或仅带来短期波折。 另外,资金面方面,傅静涛指出,居民全面增配权益需等待A股赚钱效应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当前,2020-2021年新发行的公募产品尚未解套,盈利客户占比也未回到历史中位附近。不过,赚钱效应的累积正在加速,6月23日以来,基金重仓股指数已上涨11%,居民增配权益的通道打通时间可能明显提前。 从牛市“三块拼图”的视角观察,傅静涛认为,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基本面的周期性改善,都可能随时间推移逐步兑现。而过去半年边际变化最快的,恰恰是长周期、大波段的乐观预期。中国竞争优势的认知不断强化,中国体系出海(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金融协同出海)趋势已成,这些都是强化“中国战略机遇期”叙事的重要因素。 短期科创是相对滞涨方向中期关注三条线索对于近期市场火热的“高切低”行情,傅静涛表示,其赚钱效应极强,核心逻辑并非仅在于“高切低”本身,而是叠加了“反内卷”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催化的结果,且这两大催化因素与牛市核心逻辑直接相关。 具体而言,“反内卷”强化了2026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的预期;雅下水电工程则是中国领先叙事在基建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的例证。因此,顺周期低估值板块演绎成高弹性主题在情理之中。他同时提到,本轮周期行情呈现出商品强于股市、预期领先于基本面的特征。 傅静涛进一步分析,高切低行情是市场向上突破、“牛市氛围”强化后,寻找牛市主线结构的过渡阶段。当带动市场突破的金融、AI算力、低估值顺周期等结构先后休整,市场会积极尝试各类结构以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弱势市场,缺乏主线时市场会明显调整;而在强势市场,缺乏主线阶段则会演绎高切低轮动行情。现阶段,投资者仍可积极寻找新的结构机会。 具体而言,短期结构轮动中,科创已是相对滞涨的方向,短期借芯片自主可控预期升温,科创半导体可能有修复行情。主线行情休整阶段,可以看长做短,坚守中期有机会的方向。交易性资金更加关注非银金融在牛市行情中的重估机会,而创新药是机构投资者共识较强的方向,短期都值得坚守。 傅静涛同时提示三条中期投资策略选择线索: 一是,中期挖掘景气改善与供给出清/反内卷政策超预期共振的中游制造才是重点。 二是,港股可能是潜在牛市中领涨市场的判断。继续看好港股创新药、新消费龙头,港股互联网龙头估值修复,港股高股息仍是性价比更高的举牌选择。 三是,保险配置高股息是长期正确,高股息的关注度降低,构成再配置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