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这个中部省会发力,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Fcmlsnrrjd1754037441540.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58245_

7月31日,郑州市发布《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三方面目标:首先是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微短剧拍摄基地(园区),重点打造1—2个具有影响力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基地(园区)。积极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微短剧制作、发行企业。通过三年努力,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其二是融合创新突破。加强人工智能赋能微短剧实践。在文旅、普法、科普、非遗、品牌、经典名著、黄河、功夫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融合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郑州特色的“微短剧+”融合示范项目。第三是提升内容质量。带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争取到2027年,创作推出50部左右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展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微短剧精品力作。

解读: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2%。不少城市都想要赶上短剧的风口,纷纷颁布相关利好政策,从资金支持、资源倾斜、基地建设等为短剧发展提供支持。

西安是最早“入局”的那一批。2023年的全国微短剧中,西安承制团队的短剧作品占整个短剧市场爆款量的80%。《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全国100部微短剧中有60部诞生于西安”。在产出端,目前,西安有600余家微短剧公司,无论是作品承制数量还是爆款产出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郑州也想分一杯羹。早在去年5月,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就起草了《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5个月后意见正式落地。到当年底,郑州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23亿元,比2023年增长27.4%,微短剧制作企业820多家,比2023年增长29.3%。

但在当地看来,与庞大的产业规模不相匹配的是,郑州尚未形成集约化、高标准的微短剧总部基地,导致资源分散、效率受限,恶性竞争、价格内卷,难以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特别是随着北京、杭州、成都等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微短剧产业,争夺优质企业和人才资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根据最新发布的《实施方案》,郑州将结合“技能河南”建设,支持市属高校、有关社会组织或机构开展群演、拍摄、剪辑等技能培训,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微短剧全链条专业人才。

从产业端进一步延伸,微短剧让观众在沉浸于精彩剧情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各地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各地的特色,进而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实施方案》也提到,将结合郑州特色文旅资源,围绕商都遗址、大河村遗址、郑州博物馆、嵩山、少林寺、伏羲山、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戏剧幻城、电影小镇、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黄河文化公园等历史、文化、旅游标志性元素,推出“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的精品项目,进一步擦亮郑州城市品牌。

就在上月中旬,郑州市市长庄建球先后到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走进天桥短剧、小鸟科技、尚企育华等企业调研直播经济和微短剧行业发展情况。他指出,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正在加快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古老与现代交融,厚重与时尚兼具,微短剧创作得天独厚,要充分发挥优势,强化创意创新,推出更多精品剧目,合力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动向

山东发布实施意见打造韧性城市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实施意见》。其阶段性目标是到2027年,建立较为完善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机制,搭建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丰富智慧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蹚出路子、提供示范。

聚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长三角首次协同立法

近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将共同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据悉,这是长三角首部以协同立法的形式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定的法律性问题决定。此次决定共十九条,兼顾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实际,寻求最大“公约数”,对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共育、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共研、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共享、企业创新主体共兴等作出明确规定。

湖北光伏装机首次超过水电

据湖北日报消息,湖北电网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4282.8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31%,光伏装机容量继今年4月首次超越水电后,又超越火电(火电装机容量4118.80万千瓦,占比31.08%),首次成为全省统调第一大电源。包括湖北在内,全国已有至少15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火电等传统电源。

宁夏批复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2025—2035年)》。立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禀赋与开发保护实际,突出贺兰山东麓在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统筹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等空间布局,构建“一带一核三区”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带”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一核”即以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和青铜峡市为重点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核心区。

#声音

呼和浩特:已制定与国家育儿补贴有序衔接实施方案,确保市民育儿补贴只增不减

据证券时报消息,关于地方育儿补贴方案如何与国家标准有序衔接的问题,此前已出台高额补贴方案的呼和浩特市向《人民财讯》记者表示,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研究制定与国家、自治区育儿补贴政策衔接实施方案,并已上报自治区卫健委和财政厅备案。

呼和浩特市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实现与国家、自治区政策的融合,确保市民补贴只增不减。针对之前的政策衔接细则将等待自治区正式出台衔接方案后,再研究修改完善呼和浩特市的实施细则,届时将对各种类型的市民如何申领育儿补贴进行明确地规定,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根据此前公布的方案,从2025年3月1日起,呼和浩特对该市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数读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已降至14元。综合测算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节约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同年11月发布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

#放榜

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出炉,梅州增速领跑

据南方+消息,截至7月31日,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已悉数出炉。总量方面,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位列全省前五。增速方面,梅州、汕尾、肇庆、深圳、惠州占据前五席位,梅州和汕尾以5.7%、5.3%领跑。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省各地经济运行的几大特征——一是经济大市“发挥稳定”,继续在总量上挑起大梁。深圳、广州上半年总量均突破1.5万亿元,佛山、东莞总量均超6千亿元。这4个地市对全省GDP增长合计贡献率超六成。

二是粤东粤西粤北城市增速表现亮眼。10个增速高于或持平全省水平的地市中,有6个粤东粤西粤北城市。梅州以5.7%的增长保持全省增速第一的势头。

三是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地市间的分化仍突出:总量排名第五的惠州与上一位的东莞相差超3000亿元,“梯度”有待加强;增速“垫底”的汕头增速为0.5%,与一季度持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