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宝莲 每经编辑|张益铭 8月12日晚间,“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SH688027)披露2025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4.54%;归母净利润为-2379万元,同比减亏。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517.08万元,同比增长33.7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46%。 “目前,全球范围还没有出现具有实用算力的量子计算机。”8月13日,国盾量子方面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正稳步推进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稀释制冷机及相关核心组件国产化自研及交付。科研与产业界都在积极探索在中等规模含噪声量子计算阶段的应用。国盾量子正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在气象预测、金融分析等领域探索多种算法解决方案,推进应用探索。 量子计算业务收入超量子通信业务国盾量子业务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三大板块,报告期内各板块业务收入均有增长,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增速最快。 上半年,量子计算业务收入为5596.05万元,超过当期量子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3.92%,规模接近于2024年该业务全年收入,量子通信业务收入为5173.77万元,同比增长28.1%,量子测量业务收入为856.51万元,同比增长13.75%。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79万元,同比减亏超过1100万元。 具体到三大业务,量子计算业务于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公司将向海外交付一台2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国内,公司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提供了2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超量融合系统及配套软硬件设施等,已完成建设和试运行。公司为中电信量子集团提供了一体化整机搭建服务,建设的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完成验收。 量子通信业务上,公司上半年完成成都量子城域网交付验收,上海、深圳等城域网完成升级扩建。承接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量子通信技术研究项目,合作开展后量子密码电力融合应用及智慧变电站量子安全应用研究。公司为“量子密话密信业务”全国推广提供服务,相关业务平台承载超过500万量子密话用户。 量子精密测量业务上,公司冷原子重力仪产品应用于地质勘测、巨灾防范等领域,上半年向客户交付2台,报告期末在手未执行订单3台。 国内外继续加码量子计算目前,构建实用化通用量子计算机仍面临艰巨挑战,但是对量子计算的研发与落地正在加快。 今年6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量子计算领域正迎来转折点。他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与GPU(图形处理器)相连的QPU(量子处理单元)。QPU将负责量子计算,而GPU专用于预处理、控制、纠错、后处理等任务。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确定投入约500亿日元,支持富士通和KDDI等10多家日本企业开发量子计算机的方针。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称,量子计算将成为云服务领域的下一个大型加速器,其分享了微软在量子计算的重大技术突破成果4D拓扑量子纠错码。与2D相比,4D拓扑量子纠错码在编码效率、纠错能力、逻辑操作上都非常出色,并且每个逻辑量子比特只需要极少的物理量子比特,可以一次性检查错误,并将错误率降低1000倍。 7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九章三号”“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处理能力持续提升,光量子和超导量子领域也取得新突破。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