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晒实盘,收益率跑输网友,只为展示自家基金?业内人士:根本没必要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赵云    

随着A股行情的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开通实盘,实时展示实盘成绩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天天基金、蚂蚁财富等第三方平台看到,数十位公募基金经理已经开通实盘,包括国金基金的姚加红和马芳、国泰基金梁杏、鑫元基金刘俊文等。

从收益来看,有的基金经理持有收益已经超过百万,如国金基金的姚加红。选基方面,普遍纳入的是自家公司旗下产品,实盘总金额也普遍较高,许多都超过了百万。

但从各家平台给出的实盘近一个月收益率百强榜来看,暂无基金经理实盘进入榜单。

基金经理开实盘,都在买什么基金?

“我守你1个月才(赚)4个点,你今天就是故意来气我的吧!”8月15日,在公开网络平台上,来自某基金经理实盘下的跟帖者在吐槽,称坚守一个月后决定舍弃这只基金(赎回)。

这样的评论,其实在许多基金经理的实盘跟帖中并不少,但也有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一现象。

所谓基金经理的“实盘”,就是基金经理真实管理、实际操作的投资组合,其持仓、交易和收益情况是真实发生的,并非模拟或演示。

说到这里,许多人非常好奇,基金经理开实盘,一般是买什么?

答案或许并不令人惊喜。8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十余位开通实盘的基金经理投资明细后发现,基金经理普遍买的都是自己管理的基金产品,或者是所在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产品——没有一人配置其他基金公司的产品。

有公募界人士在8月15日同记者交流时表示,这些资金往往是真实投入的,但也不一定全是基金经理个人的钱,也有可能包括基金公司的自有资金。所以,大概率不会配置基金经理所在机构以外的基金产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天天基金、蚂蚁财富等第三方平台上,至少有20位基金经理开通了基金实盘。国泰基金梁杏、鑫元基金刘俊文、国金基金的姚加红和马芳、天弘基金郭相博等都有开通实盘。

这些基金经理开通的基金实盘总金额(资产净值)普遍不低,最少的有30多万,最多的有400多万。比如国金基金姚加红,在蚂蚁财富上的基金实盘总金额已经达到413.94万元,配置的基金为国金量化多因子股票A、国金量化多策略灵活配置A,均是该基金经理参与管理的产品。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仓自家产品可向市场传递对自身管理能力和产品的信心,强化 “与投资者共担风险” 的信号,符合其职业角色的一致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仅投自家产品难以体现真正的资产配置逻辑(如跨机构、跨策略分散风险),可能弱化实盘对普通投资者的参考价值,更像 “自销窗口”。若实盘本质服务于自家产品推广,还可能隐含营销导向,投资者需警惕将 “全仓自购” 等同于 “策略最优”,仍需结合产品本身基金经理投资能力、风格稳定性等综合判断。

收益不菲,但收益率跑输普通网民

从今年所晒出的成绩单来看,普遍呈现正收益。此外,有的基金经理实盘的持有收益已经超过100万元。

部分基金经理实盘收益 截至8月14日 来源:蚂蚁财富

同样以国金基金姚加红为例,截至8月14日,他的实盘持有收益已经达到了113.36万元。其他基金经理的实盘也收益不菲,德邦基金雷涛的实盘累计收益达到55.80万元,持有收益达到37.00万元;国泰基金梁杏的实盘持有收益达到33.68万元。

但问题来了,既然收益不算低,为什么在实盘跟帖当中会出现前述吐槽?

那是因为,虽然基金经理开通实盘的收益不菲,但收益率经常不及普通投资者。尽管基金投资需要从长期视角来评价,但短期收益率的水平至少也体现出投资人“选基”的能力。

今年以来,A股行情渐入佳境,蚂蚁财富理财实盘榜统计显示,以持仓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实盘人士为例,最近一个月的收益率百强排行中,最高的有39.39%,最低的是30.41%。

遗憾的是,在这份百强榜中,没有一个席位属于基金经理的实盘,而且从这些实盘收益优异的网民来看,在榜天数有的高达70天。也就是说,非基金经理的实盘“高手”在选基决策中更胜一筹。

若切换到长期视角,能否看到基金经理实盘的身影呢?

遗憾的是,从近一年收益率百强榜来看,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就上述实盘榜近一年的收益率排名来看,最高的能达到144.03%。而据Wind统计,截至8月14日,近一年收益率在此之上的基金仅有10只(统计初始基金)。

当然,收益率的短期差异更多反映了投资约束、目标与样本特性的不同,不能简单等同于 “专业能力不足”。代景霞表示,公开可见的高收益普通投资人实盘,可能是海量账户中的少数 “幸运儿”,而多数亏损账户未被关注。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稳定性、风险控制能力,比短期收益率排名更具参考价值。

实盘做成“类FOF”

业内人士:根本没有必要

在不少业绩优异的实盘达人看来,无论是仓位管理,还是基金选择,往往都会跟随市场趋势做判断,很少只投资一只基金,或专注于某家基金公司旗下某一基金经理管理的某类产品进行配置。

但就基金经理的实盘来说,基本上已经变成对自己管理产品的二次展示,既没有积极的调仓动态,也没有涉猎非本机构或非本人管理基金的意愿。那么,这类型的实盘组合到底意义何在?

行业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基金经理开实盘在拉近与投资人距离,增强信任感方面有益处。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8月15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有这样的观点。

她表示,尤其对中小公司或新锐经理来说,实盘是低成本突出差异化、建立信任的手段。在投资者更看重透明度和管理人诚意的背景下,实盘成为展示投资策略和信心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市场对 “言行一致” 的期待。

但需注意的是,实盘收益有短期性,需结合长期业绩和策略逻辑理性看待,避免被片面收益展示误导。另外,虽然基金经理实盘对于“基民”有一定指导和产品推广作用,但在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方面可能会产生合规风险。

此外,基金经理持仓的核心价值在于 “理解其投资框架与纪律”,而非直接“抄作业”,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判断是否适配。

也有公募界人士表示,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本身就是一种实盘,每天公布净值,定期公布持仓,没有必要通过所谓的实盘来展示自己管理基金的业绩。“如果非要把这些实盘组合当作类似FOF的一种,一些技术指标也不符合相关规定。”在他看来,基金经理开实盘根本没有必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