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胶版印刷纸期货、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注册,标志着上期所即将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同时加速实现成熟期货品种期权覆盖,上期所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 证监会要求上期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相关品种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 ![]() 上期所丰富产品矩阵 据介绍,造纸工业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从应用领域来看,纸可以分为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胶版印刷纸是文化、印刷用纸的典型代表纸种,主要以漂白木浆为原料制成,广泛应用于图书、杂志、笔记本等领域,同时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胶版印刷纸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我国胶版印刷纸产量948万吨,表观消费量871万吨。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着较大营收增长压力,产业避险需求较高。推出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的空白,为我国文化用纸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允的市场价格。同时,与纸浆期货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纸浆—胶版印刷纸”的完整风险管理链条,加强上下游企业对从原材料到产成品敞口风险的闭环管理,完善浆纸产业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造纸产业同时具有较强的循环经济特征,目前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完整的原料可再生、产品可循环、废弃可回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造纸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造纸行业正加快技术进步,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将通过交割品级选择设置、交割认证品牌准入等合约制度安排引导行业全面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如,将在交割认证品牌遴选时优先考虑具备相关绿色认证资质的企业,引导生产企业推行环保工艺,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上期所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货经过多年培育,已经逐步成为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具备市场流动性和合约连续性好、投资者结构成熟等特点,进一步推出期权产品,企业可以同步使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更精细化套保,从而有效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下一步,上期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落实“四早”风险防范化解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持续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协会沟通联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促进功能有效发挥。 造纸产业迎来新工具 中国造纸协会秘书长刘文龙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胶版印刷纸生产和消费国,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此次上期所推出的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精准契合产业链企业对冲价格波动、锁定经营利润的核心需求。从产业价值角度看,该品种填补了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的空白,与现有纸浆期货形成“浆—纸”一体化风险管理链条,助力企业通过套保应对原材料成本波动和产成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从市场机制层面看,其公开透明的价格发现功能将成为行业的“锚定器”,提升现货定价效率,引导企业优化生产计划。 刘文龙还表示,自2020年以来,协会与上期所就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合约及规则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并在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该品种上市后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有效推动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中信期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李青表示,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将有望增强造纸产业链的风险抵御能力。胶版印刷纸作为文化用纸的核心品类,其价格走势既受上游纸浆成本波动的影响,又与下游出版印刷、办公文具等行业的供需格局紧密关联,价格弹性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022年以来,造纸行业产能持续扩展,胶版印刷纸生产企业与经销商都面临了价格、销售持续疲软的状态,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于下游终端用户,纸价走弱虽然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但可能伴随纸张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总体不利于企业稳定经营。期货市场的引入将为产业链提供更精准更合适的风险对冲工具。此次期货和期权的同步上市,也让造纸产业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多了一个工具的选择,能够更好地匹配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需求和套保目标。在现有纸浆期货的基础上增加胶版印刷纸期货品种,将使造纸企业能够灵活运用跨品种对冲策略,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利润管理,进而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