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投票季现争议:有券商首席被吐槽“只靠段子推票”,却获网友声援!咋回事? ...

来自: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赵云    

又是一年新财富投票季。最近,一则机构人士吐槽券商首席的言论刷屏社交网络。该人士称,“那些推票没有报告只有段子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首席,我祝你入围不了新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一段言论,却在社交媒体引来部分网友冷嘲热讽:“等报告写出来还有你肉吃?”

有券商研究所合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分析师在没有发研报之前,就以段子的形式向客户做推荐,本来就是不合规的,严格来说,段子内容不能实质超出前期已发布报告。

而相关行业人士对此类现象的批评竟引来这么多非议,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从业人士的合规意识淡漠。

长期以来,分析师等从业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私自向投资者发送荐股信息堪称行业的一种顽疾。监管机构对分析师的此类行为也持续保持高压监管的态势。

机构人士讽刺分析师“没有报告只有段子”

最近,一年一度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进入投票阶段,各个行业每天的排名变化在卖方群体中备受瞩目。

就在这几天,一则某机构人士吐槽券商首席的言论刷屏社交网络。从网传相关内容来看,该人士借新财富投票契机,对一些分析师的言行表达了不满,“那些推票没有报告只有段子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首席,我祝你入围不了新财富,并且祝你合并的时候被扫地出门”。

虽然目前还无法确认上述被吐槽的首席(分析师)究竟来自哪家券商,不过有网友评论称,“感觉符合内容的券商首席有点多。” 

上述言论引发的一些争议 截自小红书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述机构人士的言论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冷嘲热讽。“等报告写出来还有你肉吃?”“报告值钱吗,段子带你的才是兄弟。”一些人在一时口快中似乎还透露了行业的某些“潜规则”。

然而从合规的角度来看,该人士对于部分分析师“没有报告只有段子”现象的批评其实不无道理。

“(这种做法)当然不合规,分析师必须要先发研报,才能发段子,而且段子也要过合规流程的。总之,我们往客户那边发的任何东西,都必须过合规,包括段子、报告、微信公众号、海报等。”某券商分析师向记者指出。

某券商研究所合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段子内容不能实质超出前期已发布的报告,分析师在没有发研报之前,就以段子的形式向客户做推荐,严格来说,是不合规的。

此前,监管对分析师发布观点的行为就已有具体的规范。根据《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第十二条规定,“证券分析师应当通过公司规定的系统平台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不得通过短信、个人邮件等方式向特定客户、公司内部部门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不得通过包括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

分析师“发段子”行为持续受到严监管

长期以来,各券商研究所的分析师都习惯于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市场简讯(行业俗称“段子”) ,其中诸如通过段子、小作文私自向客户发送荐股信息的行为堪称卖方行业的一大顽疾。

然而,就是上述这样对现实的批评却引来较多非议,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目前行业内一些从业者的合规意识较为淡漠。

近年来,监管机构通过行政处罚、警示函、问责等多重手段,持续规范券商分析师执业行为,其中对券商分析师通过微信等非合规渠道发布投资建议的行为也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案例1

处罚时间:2024年1月

违规行为:某券商研究所所长刘某作为研究所负责人,对公司研报业务存在提前泄露内容等问题负有领导责任,同时其个人还存在向客户违规私自荐股的情形。

处罚结果: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案例2

处罚时间:2023年5月

违规行为:某券商分析师余某,作为证券从业人员,于2022年7月13日通过微信聊天方式向700余名客户发送相关内容,并被转发传播,造成不良影响。该内容未形成研究报告,也未经任职的公司审核。

处罚结果: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案例3

处罚时间:2023年8月

违规行为:某券商分析师方某,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未经审核在未向公司备案的微信群中发表关于上市公司的评论意见,其中个别上市公司为其任职机构未覆盖的公司,或相关评论意见超出其任职机构已发布研究报告的内容。

处罚结果: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业内人士认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均需通过合规渠道发布,并严格遵循审核、留痕等要求。对于券商而言,需建立全流程合规管控体系;对于分析师,应强化合规意识,避免因 “随意发段子” 而触碰监管红线。

此外,监管机构也要求券商将员工新媒体账户纳入合规管理体系,并会定期抽查展业内容。例如,河北证监局2024年7月通报指出,部分券商存在微信展业管控失效问题,导致部分员工在未注册登记为投资顾问的情况下,违规向客户发送个股分析、预测或建议等相关信息。

河北证监局指出,各机构务必把牢对员工微信展业行为的合规管控,严格落实从业人员管理的各项规定要求,确保规范发展。经营机构应对员工微信展业情况建立事前警示、事中监控、事后纠错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员工违规执业行为,及时应对可能涉及的舆情事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