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陈柯名 央视新闻8月17日消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正在国家速滑馆举行。 在刚刚结束的百米“飞人大战”决赛中,北京天工队的“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短跑项目的冠军。 今天下午4点多,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最受瞩目的“百米飞人”决赛鸣枪开跑,宇树科技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各派出两队。两台宇树H1机器人和两台“天工Ultra”机器人都是一袭黑装,争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100米短跑金牌。 枪声一响,宇树科技北京子公司的灵翌科技队第一个冲了出来;上海子公司高羿科技紧跟其后,仅一步之遥。两队使用的H1机器人有两条纤细的长腿,助其大步流星狂奔向前。前一天的复赛中,这款机器人百米最好成绩一度接近20秒。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派出的天工队和天骁队采用“天工Ultra”,明显比1500米、400米时更有冲劲儿,凸显短跑项目的爆发力,但中途天骁突然出现跌倒,并未完赛。 此次两台天工依旧坚持舍弃遥控器,让机器人凭借自己的视觉、自动驾驶领域的车道线保持技术,实现全自主奔跑。正因为全自主,让天工队的时长可以乘以0.8的系数,最终以21.50秒夺冠。这也是今年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同款型号。 从最终公布的成绩来看,宇树科技的灵翌科技队和高羿获得亚军和季军。 100米短跑是本次运动会上参赛选手最多、竞争最激烈的项目,共有23组90位机器人选手参加预赛。竞争异常激烈,最终仅4支队伍进入决赛。 当人形机器人站上竞技场,会碰撞出怎样的科技火花?在建设制造强国与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北京市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竞技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这场赛事有何特殊意义?又将如何推动技术突破?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在建设制造强国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当中,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闪亮登场的主角。所以我们举办这次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它是全球首次专门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通过举办这个运动会,我们希望能够挑战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极限,找准下一步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我们还将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贡献北京的力量。 编辑|陈柯名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