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铟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我国磷化铟领域 获重要技术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磷化铟(InP)属于第二代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是仅次于硅之外最成熟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射频器件、光模块、LED(Mini LED及Micro LED)、激光器、探测器、传感器等器件。 一直以来,磷化铟作为光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核心材料,因面临大尺寸制备的技术瓶颈和高昂的成本,其产业化应用受限,无法满足下游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业界主流停留在3英寸工艺阶段。 近日,磷化铟领域迎来重磅消息。据九峰山实验室消息,九峰山实验室近日在磷化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6英寸磷化铟基PIN结构探测器和FP结构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也是国内首次在大尺寸磷化铟材料制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装备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协同应用,为光电子器件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全球光电子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光通信、激光雷达、太赫兹通信等领域对磷化铟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Yole预测,磷化铟光电子市场规模2027年将达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6英寸磷化铟工艺的突破,有望推动国产光芯片成本降至3英寸工艺的60%~70%,有助于增强国产光芯片市场竞争力。 磷化铟概念股出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上,具备磷化铟业务的公司较少,概念股数量不足10家,其中三安光电、源杰科技、云南锗业、长光华芯的市值规模居前。 三安光电的市值规模居首,最新市值为654.56亿元,公司是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研发与应用的主要上市公司之一,核心主业包括以磷化铟等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 源杰科技的市值规模次之,达236.36亿元。公司主要从事高速半导体芯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产品涵盖从2.5G到50G磷化铟激光器芯片,广泛应用于光纤到户、数据中心与云计算、5G移动通信网络、通信骨干网络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云南锗业8月以来获得融资净买入1.15亿元,股价昨日已率先涨停。公司是国内锗行业龙头,其控股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磷化铟单晶片(衬底片),主要用于生产光通信用激光器和探测器,已向国内外多家客户供货。 从年内股价表现来看,磷化铟概念股价平均上涨46.53%;源杰科技的股价涨幅最高,年内累计上涨105.17%;长光华芯涨幅次之,年内累计上涨93.77%。 目前仅云南锗业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业绩预计扭亏,预测净利润约1600万元~2300万元。公司表示,上半年光通信市场景气度提升,磷化铟产品销量增加。 ![]()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