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流动性净投放创半年峰值 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创半年峰值 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8月22日,央行宣布将于25日开展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8月央行MLF净投放达到3000亿元,为连续6个月加量续作。

  截至当日,央行还开展了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这意味着8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相当于7月的2倍,也是2025年2月以来最大规模净投放。

  本月以来,央行通过多维度、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为市场注入中长期流动性,精准应对短期资金波动,保障了政府债券发行与实体融资需求。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定调方向到月末流动性前瞻,市场分析认为,一系列操作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接下来流动性宽松还将持续,但后续货币政策将聚焦“政策落实”,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

  中期流动性净投放翻倍

  8月央行在中期流动性管理上显著加力,通过MLF与买断式逆回购“双工具联动”,推动单月净投放规模创下2025年2月以来新高。

  具体来看,8月25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对冲当月300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这已是MLF连续6个月加量续作。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同步形成补充: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操作,8月15日再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操作,合计对冲当月4000亿元3个月期、5000亿元6个月期到期量后,买断式逆回购额外净投放3000亿元。

  两项工具叠加,8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规模较7月翻倍,成为近半年来力度最大的单月中期资金注入。

  上述操作本质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深度协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之后,近三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且8月净投放规模显著扩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现阶段处于政府债券持续发行高峰期,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其次,是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以及股市走强等因素影响,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最后,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也在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这意味着尽管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偏强,但货币政策仍在延续支持性立场。

  税期叠加多重压力致资金面波动

  回顾近期资金面表现,8月中旬(18日~22日),市场遭遇税期走款、工具到期与政府债发行的“三重压力”,资金面短暂承压。

  从压力来源看,税期走款成为直接诱因,企业与个人缴税导致资金从银行体系向财政体系转移,直接推升短期资金利率。

  数据显示,19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R001)升至阶段性高点1.55%,7天期回购利率(R007)升至1.58%,与往年同期相比,资金面紧张程度超季节性。

  资金面超预期收敛的背后,或是买断式逆回购的集中到期。华西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肖金川分析,8月买断式逆回购续作集中在月初,当时市场资金压力较小,机构普遍低估税期资金需求,月中买断式逆回购集中到期后,叠加缴税规模提升、股市资金占用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快速扩大;20日~22日政府债净发行规模达5033亿元,进一步挤占银行可用资金,加剧短期流动性紧张。

  面对这一局面,央行快速响应,连续五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实现资金利率“先抑后扬”的平稳回归。

  18日至22日,央行共进行2077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周有7118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合计实现净投放13652亿元。其中,22日单日操作规模达3612亿元,创近期新高。

  随着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资金利率逐步回落。22日,R001收于1.45%,R007收于1.48%,基本回归税期前水平;DR007(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利率)收于1.47%,DR001收于1.41%。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线品种继续全线下行,隔夜Shibor下跌4.80BP(基点),报1.4180%;7天Shibor下跌3.20BP,报1.4630%;14天Shibor下跌1.20BP,报1.5810%。

  政策锚定“落实落细”,留足灵活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市场即将面临2万亿元以上大额逆回购到期,但结合央行“显性呵护”态度与多重支撑因素,资金面波动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而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后续货币政策将聚焦“政策落实”,降准降息时点或后移,工具选择更趋灵活。

  数据显示,8月25日至29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0770亿元逆回购到期,五天里分别到期2665亿元、5803亿元、6160亿元、2530亿元、3612亿元。

  对于月末流动性,肖金川预计,资金面波动可能不会明显超出季节性。央行大概率会加大续作力度缓解月末压力。25日6000亿元MLF续作落地以及月末财政支出,也对流动性形成支撑。

  肖金川进一步分析,参考过往经验,2022年、2023年的8月,央行均进行了降息操作,宽信用预期升温,银行信贷需求相应回升,使得资金利率在月末等时段明显上行。而2024年7月经济数据明显放缓,信贷需求偏弱,促使资金利率维持相对平稳状态。今年的情形或与2024年相似,7月经济数据明显转弱,同时8月票据利率(一个月期)一路下行,当前接近零值,显示信贷需求仍然偏弱,或使得8月跨月资金利率维持平稳。

  在后续政策取向上,8月15日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明确核心逻辑:将一季度“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及“防范资金空转”,同时延续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基调;不再提及“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具体工具;不再提及“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的内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从资金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的波动可见,上半年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的分析监测已经卓有成效,DR和R的波动性明显下降,且更加贴近政策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在波动性下降的同时,也与DR007稳定维持在20BP左右的利差,给市场传递出了更明确的货币政策立场。

  温彬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做好分析监测,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继续提前公告、整合披露相关操作,加强市场沟通、提高政策透明度。但他同时提出,央行虽未提及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MLF、再贷款再贴现”等具体表述,但并不意味着年内降准一定不会落地,或只是增加了相机抉择的意味,同时也不排除适时重启国债买入予以替代。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政策着力点将主要在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和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且从8月初公开市场操作(OMO)提前转为净投放,以及债券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呵护政府债发行、及时投放买断式逆回购等来看,流动性宽松还将持续。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