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宇彤 每经编辑|董兴生 面对连续多个季度的营收增速放缓与利润收缩,拼多多在2025年第二季度依然坚定走在“长期主义”的路上。 8月25日,拼多多(PDD)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总营收为1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增速进一步放缓。利润方面,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经营利润为277亿元,同比下降21%;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同比下滑约5%。净利润远超市场此前的预期。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在回应利润表现时提醒:“我们第二季度的利润受益于电商季节性因素,并不能代表未来盈利水平。” 美东时间8月25日,拼多多股价盘前一度涨超10%,随后回落。盘中股价曾突破130美元/股,创近期新高,最终收盘报128.21美元/股,涨幅0.87%。 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拼多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磊在总结利润下降原因时,再次提及从今年4月开始的“千亿扶持”计划。 陈磊表示:“正如我们过去所强调的,我们将长期价值创造置于短期财务业绩之上。我们的重点仍然是长期投资,例如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推动价值链升级,并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利益。” 营收增速放缓至7%,“千亿扶持”持续加码从具体数据来看,拼多多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进一步放缓。其中,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10%;交易服务收入为48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约479亿元仅增长1%。 本季度,拼多多总营收成本同比显著上升,从去年同期的337亿元增长36%至459亿元。财报解释,成本增加主要由于履约费用、带宽与服务器成本以及支付处理费用上升所致。总运营费用也从去年同期的308亿元增长5%至323亿元,增长主要来自销售与营销费用的增加。 尽管连续多个季度营收增速放缓,拼多多仍坚持牺牲短期利润,持续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 2024年8月,拼多多启动“百亿减免”计划,陆续推出包括技术服务费减免、推广服务费退返、商家店铺保证金下调等多项举措。今年4月,平台进一步推出面向商家的“千亿扶持”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日用百货类订单实现翻倍增长,潮玩周边、宠物用品等商品订单量增幅超过60%,家电、家居、母婴、服饰、绿植等品类也加速进入西部市场。 拼多多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赵佳臻在电话会中表示:“相较于短期业绩,我们更加关注可以为平台生态带来长期回报的投入。这也是我们甘于牺牲利润,长期坚持,长期反哺生态的原因。” 具体到“千亿扶持”的落地,他进一步介绍:“我们在百亿减免、电商西进、心智供给等行动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持续为千万商家降佣增效。” 赵佳臻表示,接下来拼多多会持续地深入了解商家经营痛点和难点,在“千亿扶持”计划下,开发出有针对性、有诚意的帮扶措施,持续加大投入,反哺平台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由于一季度利润下滑,市场普遍调低了对拼多多二季度业绩的预期。因此,尽管二季度利润仍出现同比下降,但因实际表现超出心理底线,反而带来一定的意外乐观情绪。 在本次电话会上,三位管理层多次给市场打“预防针”,持续淡化对未来业绩的预期。为应对当前电商平台加码即时零售,内容平台推进电商业务等激烈竞争态势,赵佳臻表示,平台会主动选择加大投入、牺牲部分利润,以拓宽中小商家发展空间。 “我们不认为这个季度的利润可以持续,未来的波动依然会比较大。”赵佳臻说。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拼多多在创造长期价值方面仍面临挑战,其核心难点是短期内如何在财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维持住增长。拼多多作为一家早期依靠补贴起家的电商平台,如果没有扶持计划,其性价比优势不再,情况会更糟糕。而从长期看,拼多多需要找到新的可持续提供增长动力的点。 直面即时零售冲击,死磕买菜“苦业务”今年以来,阿里、京东等对手在外卖战场打得火热,反观拼多多却似乎无意卷入这场即时零售混战。赵佳臻表示,拼多多的战略焦点依然扎根于供给侧,通过“千亿扶持”计划赋能商家与产业链。 另一方面,拼多多并非没有触及“即时性”需求,但其路径却有所不同。 赵佳臻在谈及“多多买菜”时直言:“买菜是一个比较苦的业务,确实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但他同时表示,多多买菜也是拼多多选择用钉钉子的精神,加大投入,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对其业务冲击的解题思路。 “公司在2020年启动多多买菜业务的时候也提到,我们把多多买菜看作是一个电商业务的自然延伸,我们启动这个业务的初心也是看到平台用户对于生鲜品类有实在的需求,而传统电商的供应链无法很好地满足这部分需求。” 目前,“多多买菜”经过近5年的持续投入,其提货点已覆盖全国超过70%的行政村,解决了众多地区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同时,平台构建起一张高效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拓宽了农户及中小商家的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针对全球化发展,陈磊表示,将积极顺应各个地方的变化,快速地做出调整,以满足各个地区不同政策的变化以及不同市场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接下来我们还是会围绕着供应链的能力、服务的能力以及合规的能力去做更多的投入,扎实地练好基本功。” 对于国内消费市场,拼多多保持信心。赵佳臻指出:“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有潜力和韧性。”但他也坦言,当下竞争不断加剧,消费者在不同平台间切换更加方便,竞争格局存在被重塑的风险。在这种环境中,平台必须更加主动有所作为,这也意味着必须加大投入。 拼多多选择以“重投入、慢回报”的方式深耕供应链与农业生态,这条“长期主义”之路最终将书写怎样的故事,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4466477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