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技术突破、卫星互联网提速等影响,周二卫星互联网概念表现活跃,航天宏图涨超14%,中国卫星等多股涨停。 据央视新闻,8月26日3时8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另据上证报,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到10组卫星都属于中国星网建设的“国网星座”。“国网星座”预计在2029年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并计划在2035年完成大约1.3万颗卫星的发射部署。这些卫星好比天空中的一个个移动基站,辐射全球,为全球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高密度的发射节奏,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 据新华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军民所(商业航天研究中心)所长杨柯巍表示,自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之后,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24年达到2.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约22%,预计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 除了数量,低轨卫星在技术上也有突破。据人民财讯,近日,鹏城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卫星通信研究团队在面向低轨卫星的多天线数字波束合成技术关键外场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是我国协同通信理论在卫星通信领域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可为中国算力网向天基延伸,实现6G天地一体化泛在高速连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多天线数字波束合成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发展大规模低轨卫星通信的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思路,标志着卫星通信系统在技术路线上的重要突破,能够为未来大规模卫星组网和高可靠卫星通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同时能够为当前中国算力网的建设、运营、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 民生证券表示,我国商业航天行业进入高峰发射期,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组网发射任务密集进行。与此同时,2025年将成为我国可回收火箭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多家民企中标巨型星座发射服务,预计可回收火箭的发射成本将下降30%-50%。商业航天拐点已明确,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