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我在农村院子里练嗓子的时候,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唱秦腔站在一个全国都能看得到的舞台上。更没想过,我的故事、我的唱腔、我这张脸,还能被大家看见、听见、记住。”8月29日,在2025年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现场,从出生起就带着先天性血管瘤的秦腔创作者安万感慨道。过去一年,他在快手上播了1801场,粉丝从38万涨到了287万。 在短视频、直播愈发常态化的当下,安万在快手的经历正成为众多普通创作者被“更多看见”的时代缩影。在内容平台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内容创作里找到新的商业密码,试图成为下一个“超级创作者”。 据快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透露,过去一年,在快手平台上,万粉以上创作者的投稿数量同比增长100%以上,在快手获得收入的创作者达到2600万,月收入过千元的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 作为快手一年一度的创作者大会,光合大会是观察快手社区变迁的风向标。当越来越多的“老铁们”涌入快手,创作者如何避免同质化,而更多地被看见?在内容创作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快手在内容生态和商业变现上,该如何不断升级?未来新增量、新机会又在哪些赛道? 主办方供图 “短视频直播一体化”拓展新增量 今年上半年,快手泛知识创作者安万累计发布短视频1454条,开展直播921场,实现月均涨粉20万。 作为西北的秦腔演员,安万早在十多年前就在快手开启了自己的直播之旅,十多年来他坚持直播,一年365天从没中断过,最多的时候更是一天播18个小时。然而,在粉丝数达到30万后,安万也难逃“增长瓶颈”,于是,他琢磨着“也得试试短视频”,没想到,一试就爆了,“视频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火,粉丝数也开始往上涨”。 2024年底,安万开启了全国各省份数百场巡演,同步进行的上千场直播不仅带来线上23亿次看播,更为安万带来电商交易年对年增长90%、线下商演价格翻了3~4倍的商业收益。 事实上,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直播间里,像安万这样的普通创作者并不少。以快手为例,数据显示,超过9100万创作者在快手连续3年“不断更”。今年上半年,平台5万以上播放量的作品数量增加了35%。 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在直播间、短视频里抢夺“流量大蛋糕”,快手等内容平台和创作者们,也试图突围,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而快手给出的答案是“短视频和直播一体化”。 程一笑表示,“短视频直播一体化”是快手倡导的基本经营理念。数据显示,短视频直播双好的作者,在快手获取流量的效率较单一内容形式作者高出4~10倍。 “先通过短视频做好内容种草引流蓄水、再利用直播场域实现商业成交转化,从最终的GMV(商品交易总额)看,“短直双开”带来的GMV是单一短视频的5倍。”快手高级副总裁、快手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表示。 此外,程一笑称,快手今年将继续加大公私域循环,希望能为创作者带来新的增量。“据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私域高价值创作者在公域所获曝光量环比提升10.2%,同时带动新增关注数环比增长7.2%。通过私域场的引导和心智强化等优化,帮助创作者在涨粉后私域承接也能变得更好。” AI已成为撬动流量和变现的生产力 今年二季度,快手总收入达350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快手日活跃用户达4.09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7%,私域用户日均互动次数超过40亿次,互关对数同比增长15.5%。 丰富多元的内容生态,正撑起快手庞大的商业生态,而万亿元规模的电商生态、快速增长的短剧、小游戏,以及爆火的AI赛道等,也正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变现新机会。 据大会披露,快手平台创作者日均发布的商业内容数超过660万条,吸引了超过3.2亿用户观看,收获超2200万点赞,为370万创作者带来了实际的商业收益。例如在电商直播场景,快手的公域流量占比高达70%,而私域转化率是公域的4倍以上,达人带来的GMV增长达到16.5%。 短剧、小游戏也正成为普通创作者的新机会。王剑伟称,“整个小游戏,一个创作者半年收入可以分到10万元,短剧二创剪辑创作者2025年暑期就能获得100万元的效果分成。我们希望未来一年能够与创作者在短剧分账上分4亿元,也希望在小游戏上跟创作者们分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爆火的当下,AI(人工智能)特色内容也成为过去一年以来,快手平台上涌现的高速增长的内容品类。数据显示,相较于半年前,今年7月,快手AI内容的播放量增长了321%,今年4月以来,可灵AI月付费流水超过1亿元,今年二季度,可灵AI营收超2.5亿元。 在快手高级副总裁、可灵AI事业部负责人兼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看来,AI已成为撬动流量和商业变现的生产力。 “全球创作者用AI来创作获得的收益从1月到6月提升了159%。我们监测到,目前用AI制作内容接单比较高端的价格可以达到50万元/分钟,比较日常的价格大概在数千元到5万元/分钟。未来,全球AI视频创作者规模预计突破1亿人,用AI制作内容、承接商业品牌合作,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内容创作趋势。”盖坤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