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引领,战略新兴产业持续积累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交出一份“双增”成绩单。 财联社记者从深交所获悉,截至8月31日,2873家公司如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净利润更是大增8.88%即将冲击6000亿大关。 在业内看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深市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增长活力。龙头公司表现亮眼,引领作用显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增势强劲,“新”的动能持续累积。与此同时,研发创新与出海扩张同步推进,投资者回报持续增强,分红更是大增近50%,持续构建与投资者共赢的市场生态。 营收净利双增长,主板与创业板齐头并进 2025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8月31日,2873家深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增长8.88%。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两成的公司盈利同比增长超50%。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与增长动能。 分板块看,主板公司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1489家主板公司合计营收8.19万亿元,571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占比38.35%。牧原股份、沪电股份、浪潮信息等企业业绩大幅跃升,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1169.77%。 创业板公司则凸显“优创新、高成长”属性,138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03%,超过六成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11.18%,增速领跑A股。创业板公司第二季度环比增长明显,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提升14.95%和9.9%。 此外,千亿市值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显著。深市上市公司中,55家千亿市值公司营收合计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3060.91亿元,同比增长18.28%。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巨头营收均超千亿,净利超百亿,展现出强劲的头部带动力。 业内指出,龙头公司业绩向好,并积极发挥带动效应,形成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市场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战略新兴产业强势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在战略新兴产业方面,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生力军,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以“新”为旗,以“质”为擎,在经营业绩、研发创新、出海竞争力等方面优势明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深市842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3%;净利润1212.16亿元,增长12.5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增速达34.37%。 创新是推动增长的核心引擎。深市上市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更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上半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529.68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等6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在50亿元以上,有47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在10亿元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研发投入合计924.62亿元,同比增长22.36%,平均研发强度达6.22%。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增速更高达39.07%。 与此同时,企业“出海”竞争力增强,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增长23.5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9.22%。 此外,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通信、汽车等重点行业也表现亮眼。今年上半年,电子行业企业营收合计增长14.1%,净利润增长24.59%;计算机行业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6%;通信行业企业境外收入增长32.59%,一批实力强,技术硬的优质企业正在崛起。 投资者回报意识增强,共建共享市场生态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深市公司更加注重回报投资者。2025年上半年,386家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合计分红886.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51%。一年多次分红逐渐成为新常态。 与此同时,回购力度也同步加大。上半年深市公司共披露回购计划230单,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达682.07亿元,显示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市场信心的维护。 整体而言,深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中向好,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战略新兴产业与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显著。在创新驱动和出海拓展的双重助力下,深市公司正持续积累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同时,加大分红与回购力度,进一步构建与投资者共赢的市场生态,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注入坚实动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