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S亮相背后,成都这个地方有多“硬核”?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编辑|陈柯名    

wzRMnLyrf35tkHLZy4a9Y64Xwl3PQcOhu7ibynFswUtlhLZUooSh1umOicjYySD7XItCnn0CeCuBnMwzjRqZgabA.jpg

迈向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示范区

9月3日上午,歼击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梯队由歼-16D、歼-20、歼-20A、歼-20S、歼-35A组成。

这背后,成都作为我国战机研制重镇再次引发关注。不久前,“10万人打卡歼-10C!”成飞公园的热度还在持续,两架1:1飞机模型成为热门打卡地。“成都造”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开启“太空计算时代”……

在全国航空航天产业版图中,成都的江湖地位,早已被“盖章认证”——去年末,工信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成为第一个以“航空航天”入列的集群。“国家级”产业集群里,成都是“核心区”。

既是先进集群核心担当,又有硬核产品频频出圈,细究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如此强劲的原因,一定绕不开“半壁江山”——四川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青羊经开区”)。

一片仅4.7平方公里的区域,正用它的经济密度、产业质量、科技能量,全力建设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带动国家级产业集群再次“起跳”。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核心区域

“半壁江山”实力雄厚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据还将翻番。大国博弈背景下,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亦是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

wzRMnLyrf35tkHLZy4a9Y64Xwl3PQcOhWWMKvcB3WDgsFQ26ErbNpbiaPVMibHVRb2gtxviaiab295rnsSRzITHVQQ.jpg

成飞民机机头装配车间

从区域布局来看,成都有成飞,西安有西飞,沈阳有沈飞,他们与航空央企资源富集的北京、上海,共同组成全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头部阵营。

2024年,沈阳和西安航空航天产业规模都在千亿元以上,成都航空航天规上企业营收已突破1500亿元,近三年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更是接近20%。

作为国内同时具备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三大城市之一,成都集聚了航空航天企业1500余家,形成从整机到发动机、大部件、航空电子、地面设备的完整产业链,产业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上市公司是地方航空航天产业实力的直接印证。Wind数据显示,全国航空航天类A股上市企业数量共29家,引领万亿级产业版图。成都、北京、西安和上海是航空航天类A股上市企业最多的城市,也是产业集群实力最为强劲的城市。

其中,成都坐拥6家航空航天类上市企业,包括盟升电子、纵横股份、中无人机等在内,独占全国五分之一,正成为全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

统观这些A股上市公司,若外销金额在4亿元以上,就算得上研发制造“龙头”企业。而自20世纪50年代起扎根成都青羊区的中航成飞,这一维度排名前列。

歼-20、歼-10及“枭龙”“翼龙”系列等,均出自中航成飞之手。

wzRMnLyrf35tkHLZy4a9Y64Xwl3PQcOhJhiamG7PlX0RHia4EU4IUThECqblAVgcNv0o6Tf80dUzamtjDHsWy8qw.png

成飞公园一角

如果将视角进一步聚焦,产品频出、企业优质、产业链聚合的“高地”,正是成都航空航天产业“半壁江山”的支撑地——青羊经开区。2024年,其以748亿元的航空产业营收,撑起了全市二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一的体量。

这片区域的产业积淀,已长达半个多世纪。放眼国内外,“成都青羊造”的实力均不容小觑。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科技筑底

冲击世界级产业集群

发轫于“三线建设”时期的“黄田坝”,一路走来,青羊经开区航空产业不断振翅高飞。

wzRMnLyrf35tkHLZy4a9Y64Xwl3PQcOhuQ46Z9fianRnYI06F5TrBJS1IIicsK7allljqd6LibQHcXrtdaENnSR7g.jpg

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眼下,当地航空产业集群已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列,集聚的航空重点配套企业近260家、规上企业193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专精特新”企业47家,涵盖机载设备、复合材料、工业软件等重点航空领域。

在成都“立园满园”行动牵引下,青羊经开区充分激活产业链创新优势,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基底的产业集群进阶之路。

论科技创新的特色,青羊经开区注重与“链主”企业共建产业生态,与配套企业共育创新集群。眼下又在整合地方科教资源、推动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这一维度,有了新的动作。

当前,川渝正携手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渝地区)。其中,成都地区将建设航空制造中心分中心,按照“一芯双驱”的建设思路,加速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潜能。“一芯”即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双驱”即以青羊区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为核心的西驱、以新都区航空产业园为核心的北驱。

可以看到,随着国防领域第一家、也是航空领域唯一一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创中心落地并投运,青羊经开区以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挑起航空制造中心分中心的建设重担,有了硬核支撑。

科技筑底,青羊经开区还将“航空+”作为衍生发力点,持续推进产业建圈强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依托中航工业成飞、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镇园之宝”,青羊经开区在机载关键软硬件、复合材料、无人高端装备、航空关键元器件、工业软件、商业航天等六大赛道频频发力。如611·青羊飞设中心联合西工大等建设的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中发天信项目等标志性项目接续落地,背后青羊经开区的“牵引力”持续释放。

这些 “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的项目、载体,将青羊经开区的航空航天产业推入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看,现代战争形态已经进入空、天、海、地、潜一体化的全新阶段。在这场世界军事变革浪潮中,只有主动作为、加速变革,才能抢占未来制高点。

青羊经开区也正从航空向“空天一体化”加速迈进。比如“青羊造”昊龙货运航天飞机也已经完成方案设计,正全面开展工程研制,未来将大大降低太空快递的运输成本。

当高端航空装备研制技术进一步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加之“链主”本身也构成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完整闭环,青羊经开区正向着“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高地和世界级航空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发起冲击,成为四川和成都在航空航天版图上“跳起摸高”的重要基石。

今年上半年,青羊经开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7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85%,有力支撑青羊经开区在全省竞位争先。根据规划,今年青羊经开区将紧扣营收增长6.5%、税收增长3.2%等经济目标,做实高水平立园、高质量满园“两篇文章”,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园区进化

“招商决定速度,服务决定长度”

当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园区正在迎来新一轮进化。青羊经开区“跳出成都看青羊”,借鉴西安等地的兄弟园区经验,正掀起一种“下沉式”创新。

在青羊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看来,“服务比招商更重要”,园区发展既要“招商”、更要“营商”。做好服务、肥沃土壤,企业引育、集群壮大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是,当成都盛锴科技有限公司要办理企业变更,法定时限是6个工作日,但青羊区承诺时限2个工作日,政商事服务中心创新“中心接件+全程帮办”机制,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承诺提速率为50%。

这样的企业故事,正在政商事服务中心反复上演。不久前,其直接搬进了经开区内的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全面升级服务功能,新增窗口、智能设备、直播互动等,成为构建政企互动新生态的重要支撑。

当政商事服务中心引导服务“下沉”,企业智慧大脑服务平台与之配合,成为园区产业经济、企业服务的综合赋能平台。精准感知、精准服务、精准培育“三个精准”贯穿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不论是招引企业的“体检”,存量企业的动态“监测”,还是精准的“服务”,平台都能够清晰呈现。

wzRMnLyrf35tkHLZy4a9Y64Xwl3PQcOhBs3DeyiagK0R7XUpen90icrolPho6x5rqZDuhC3SH1y5mbv8lj01x8ag.png

青羊经开区

青羊经开区的探索,正是四川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代表和典范,通过推动科技赋能、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持续增强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与此同时,青羊经开区还将探索构建10个产业网络、10个副处级网格长组成的网格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吹哨,网格员报到”机制,推动“被动等待服务”向“主动靠前服务”转变,全面提升“立园满园”服务质效。截至目前,企业诉求的处置结案率达75%。

当传统语境中被动回应的“有求必应”,升级为前瞻感知需求的“有需必应”,一字之差,理念跃迁。

种种创新之举,印证了青羊经开区服务模式向“集成式”的进化。当传统园区还在比政策、比成本,青羊经开区已经在重新定义开发区价值,以“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削减重塑竞争力。

正如其在2024年四川“亩均论英雄”评价中斩获全省第4、全市第1,单位面积产出的跃升,本质是制度红利的释放。当青羊经开区打破“经开区=经开区管委会”的思维惯性,探索出“管委会+部门+街道+平台公司”错位协同发展新模式,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发展质效明显提升。

“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眼下,成都正在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目标是要建成14个以上的千亿级园区。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为成都省级开发区挺进国家级开发区做好力量储备,为全市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更大动力。

“接下来,青羊经开区还将持续聚焦主业增效益,充分发挥‘镇园之宝’产业链整合力、供应链掌控力,全力拓展‘六大赛道’,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青羊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产业沉淀、科技创新为基座,以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招揽人才,青羊经开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优势愈加凸显,一个“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正在加速走向现实。

记者|淡烻

编辑|陈柯名 杜恒峰

校对|金冥羽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