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章光日 每经编辑|何小桃 吴永久 近期,“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发布2025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8.08%。在餐饮业竞争加剧的态势下,这份成绩单殊为不易。在今年6月底,巴比食品同时发布了董事及高管增持的公告和员工持股平台减持的公告。在董事及高管完成增持后,巴比食品股价持续上涨,而员工持股平台随即完成了减持。 巴比食品的业绩为何能够逆势增长?员工持股平台和董事及高管的选择又为何不一致?接下来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就来详细探究一番。 四大关键因素驱动业绩持续增长 巴比食品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可以分为面点系列、馅料系列以及外部采购系列等产品,形成了“蒸制面点和馅料系列产品为主,水煮面点系列、煎炸面点系列等产品为辅”的产品矩阵;根据产品的主要供应渠道不同,公司产品又分为连锁门店产品、To B大客户产品及To C新零售产品。 近年来,餐饮业呈现复苏与挑战并存的特征,行业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不过,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巴比食品业绩表现都不错,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9.42%;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18.08%。 巴比食品到底做对了什么呢?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梳理出四点对其业绩形成直接影响的关键点: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韩阳 摄 图文无关) 首先,聚焦扩大加盟门店数量规模和单店模型改善。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加盟门店数量5685家,较年初净增542家。 其次,并购项目平稳落地。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序推动2024年底启动的南京“青露”和江西“浔味来”“浔早”并购项目圆满收官。 再者,推动大客户与零售业务实现协同突破。2025年上半年,公司大客户与零售业务合计达成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8.99%。 最后,精益管理落实提质增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攻克冷冻面皮连续流生产项目关键技术瓶颈,消除大量工序浪费,产能提升60%,年降本数百万元。 巴比食品2025年半年报显示,华东地区仍然是公司最为主要的市场,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高达82.29%,而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营收占比均不超过10%。未来公司是否会开拓西南等地区的市场?对此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战略一直是全国化布局,西南也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一个市场,长期肯定会有,但短期内可能还不会有,因为我们开拓市场首先要投入产能,目前我们中部在武汉那边有工厂。”
董事及高管增持后浮盈达28% 员工持股平台实现“高位”减持 随着业绩持续回暖,巴比食品的股价也呈现稳步抬升的走势。以前复权方式计算,2024年8月公司股价最低跌至11.63元,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但随后企稳回升,2025年9月2日最高涨至24.80元。相较于2024年的低点,巴比食品的股价已经翻倍。 2025年6月27日,巴比食品同时发布了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和关于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份计划的公告。 减持相关公告显示,公司股东天津会平、天津中饮、天津巴比拟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80909股、不超过731199股、不超过1102811股,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天津会平、天津中饮、天津巴比系公司上市前的员工持股平台,上述股份全部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持有的股份。 增持相关公告显示,公司董事、副总裁李俊先生和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苏爽先生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为提振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以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不超过200万元。 2025年7月份,巴比食品董事、副总裁李俊先生和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苏爽先生就完成了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为196.5702万元,增持股份数量合计为10.53万股,平均每股买入价约为18.67元。在董事及高管完成增持后,巴比食品的股价持续上涨,2025年8月涨幅超过20%。截至2025年9月3日,巴比食品收盘价为23.94元,以此计算,李俊先生和苏爽先生的浮盈都在28%左右。 每经资本眼专栏记者发现,巴比食品员工持股平台的减持时间要晚于李俊先生和苏爽先生,且卖出价要远高于两人的买入价。相关公告显示,巴比食品三大员工持股平台的减持时间均发生在2025年8月下旬,也就是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其中,天津会平的减持价格区间在22.36元至23.93元,天津中饮的减持价格区间在22.28元至23.05元,天津巴比的减持价格区间在22.27元至23.42元。此外,天津中饮工作人员因零碎股成交失误所致,集中竞价方式计划减持731199股,实际减持731200股,超出计划1股。 从交易角度来看,上述两笔不同的买卖,都非常成功,董事及高管实现了“低位”增持,而员工持股平台实现了“高位”减持。但董事及高管看和员工持股平台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巴比食品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我们招股书可以看出来,员工上市前就已经在厂里了,股票已经拿了8到10年的时间,员工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章光日 编辑|何小桃 吴永久 杜波 杜恒峰 校对|段炼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