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张海妮 9月12日晚间,千里科技(601777.SH,股价11.28元,市值509.98亿元)公告,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目前正在筹划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事项。 根据公告,千里科技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包括但不限于)践行AI(人工智能)化战略,提升研发能力,加强AI能力和产品功能开发升级及进行技术储备,战略性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进一步加强境内外销售与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记者注意到,不论是从加快推进公司内部发展战略的角度,还是从紧跟外部行业快速变革的角度来看,千里科技此次拟赴港IPO(首次公开募股)都在情理之中。 紧跟整车企业赴港上市步伐根据公告,千里科技于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赴港上市的多个议案。相关议案显示,千里科技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上市后公司总股本的15%(不包括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股份)。 事实上,千里科技赴港上市在情理之中。 千里科技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出了“科技与终端协同发展,AI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智驾和智能座舱无疑是需要大量“烧钱”的业务。长安汽车在去年11月就提出推进数智化“北斗天枢”、新能源“香格里拉”和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未来5年将累计投入超2500亿元,推出50余款数智新汽车。 从资产状况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千里科技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为223.96亿元和108.34亿元,尽管资产负债率仅为48.37%,但资产规模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差距明显。而且,千里科技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为78.61亿元和90.62亿元,流动比率仅为0.87。赴港上市能够为千里科技提供重要的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整车企业赴港上市的情况频频出现,同在重庆的赛力斯(601127.SH,股价138.30元,市值2258.95亿元)在今年4月份递表港交所申请IPO;奇瑞汽车在今年8月底重新递表港交所申请IPO,目前已通过聆讯;今年8月,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股价8.970港元,市值740.26亿港元)公告,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目前国内整车品牌纷纷出海,海外市场已成为各方重要的竞争点。而赴港上市无疑能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国际化能见度。 千里科技处于新战略推进关键期千里科技在去年下半年迎来一次重大转身,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的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24.3亿元受让吉利科技集团间接持有的力帆科技(千里科技曾用名)19.91%股份,印奇随后担任力帆科技董事长一职。今年初,力帆科技也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 在印奇带领下,千里科技将公司核心战略聚焦到了“AI+车”上,并将业务校准至科技和终端两大板块,提出构建“以终端业务稳固发展基础,以科技业务驱动增长”的产业格局。其中,科技业务板块主要聚焦于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终端业务板块则深耕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通用机械等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含出口)。 科技业务板块的进展较为明显,也更受市场关注。其中,在智驾方面,千里科技与吉利、迈驰等股东在今年6月共同投资设立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随即在当月发布了“千里智驾1.0”解决方案。在智能座舱方面,千里科技与阶跃星辰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基于阶跃星辰的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等AI能力,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座舱产品。 在终端业务方面,根据产销快报,今年前8个月,千里科技的汽车整车销量约为6万辆,同比增长85.80%;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其他车型销量分别为2.21万辆和3.8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1.27%和103.82%。虽然增长较快,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整车市场,这一数据仍不能提供足够的竞争优势。 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千里科技的营业收入为41.84亿元,同比大增40.04%;归母净利润为3117.08万元,同比增长19%。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