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罕见病!全国人大代表王雪静:可借鉴香港经验,按家庭经济状况设置不同报销比例 ...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甄素静    每经编辑|陈柯名 董兴生 向江林    

9月20日,在第十四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院感办主任王雪静以《关于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王雪静表示,当前罕见病用药存在药物可及性低、负担重,诊疗体系和支持能力不足,地区间保障不平衡,支付体系与高价药矛盾,药物研发与市场激励不足等困境,严重影响用药保障。

CFF20LXzkOzp8rUBeGUCLygZLCNAlf0YNXpLARKsTVWP4ygwickJA5kmib0pmf5u9Kaicq5UVn1f709FDl7wLSEcg.jpg

王雪静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我国对罕见病重视度提升,为罕见病用药保障带来机遇。王雪静表示,医保层支持举措包括优化准入程序(如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对罕见病用药放宽上市时间限制),开展医保谈判降价,通过“双通道”提升保障水平,加强门诊保障(开展慢病和特病单独支付、建立普通门诊统筹)等。

王雪静认为,应对罕见病用药难题,需依靠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和综合救助体系。为此,她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创新罕见病医保准入模式,借鉴国际风险共担协议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严重威胁生命且无等效治疗药物的罕见病实行风险共担,建立第三方效果评估机制。

她特别提到,在我国香港地区,会根据目标救助原则,将罕见病家庭可动用财务资源作为反映其经济能力的指标,“我们可以根据家庭动用(财务资源)的指标来累积计算患者分担的最高费用”。

第二,优化门诊保障政策,构建“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惠民保”协同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将医保目录外药物纳入医保,对超罕见病药物放宽谈判标准;完善大病保险与门诊慢特病衔接,打通政策断点;推动惠民保与门诊报销对接,发挥补充保障作用。

第三,建立罕见病用药专项保障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分账管理、独立核算、专项专用。资金来源需政府(医保结余、定向拨款)与社会(民政引导社会力量、彩票公益金、税收、央企及个人捐款)共同发力;明确保障范围,通过科学筛选优先保障重点病种;建立单独筹资、专业运营的管理机制,并可参考安徽“单独支付通道+困难群体倾斜+引导有序就医”的实践经验。

记者|甄素静

编辑|陈柯 董兴生 向江林

校对|兴生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华为宣布,正式启动!发布时间:2025-09-21
下一篇:
城市足球联赛再扩容,让热爱回归纯粹,让活力激荡民间发布时间:2025-09-21
相关推荐
实时动态
焦点话题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康富路32号101房
客服电话:13326565461
电子邮箱:30376048757@qq.com

Powered by 广州丁冬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aiwsw.com Inc.( 粤ICP备2024347580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