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继续加码“产业建圈强链”。 9月22日,距2025年收官仅剩100天之际,成都召开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以产业链持续建设谋划产业下一步发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局长、主任赵春淦指出,产业链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也是现阶段落实“四稳”要求、助力企业平稳发展的抓手,成都此时推进产业链建设,颇具敏锐性。 近年来,产业链已然成为成都推动产业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和创新突破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成都全市重点监测的7268家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利润总额增幅达12.2%,产业呈现稳健上升态势。 今年预计新增两条千亿产业链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纽带和基底,链长则产业强,链通则发展畅。 去年以来,成都从宏观上优化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0大未来产业领域,中观上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推动1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为产业发展营造优质生态体系。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所所长刘丹指出,作为四川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主支撑,成都近年来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新阶段的重点产业链建设,充分体现了成都在“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的城市产业资源差异化配置导向。 目前,成都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软件和信息服务等11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建成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省级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省级1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模增长的基础上,成都产业链的质量也显著提升。 如刘丹指出,从产业链完整性上看,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链环节覆盖度分别为96%、96%、96%、95%;从先进性上看,重点产业链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近五年专利复合增长率达10.9%,软件和信息服务、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先进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专利本地转让率均超90%;从安全性上看,“川山甲1号”、碲化镉发电玻璃、“双40”轻型燃机等多款“成都造”产品实现自主可控。 新的突破也正在酝酿。赵春淦表示,在成都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中,今年1—8月,8条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今年将新增2条千亿级产业链。 以新型显示产业为例。成都落实“链长制”,建立了重大项目一对一专项专班制度,推动18个项目快建快产。今年5月,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大项目带动下,今年产业规模将实现破千亿,同比增长20%。 打造更多“万亿级”产业集群眼下,成都围绕先进制造强市、现代产业兴市,以期通过3~5年攻坚突破,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明星企业和优势产业。而面对产业链规模和质量的新变化,成都也期望打造更多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旅游两个产业加快形成万亿级产业链。 如何推动产业进一步聚链提能? 对于文旅产业链,成都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唐小峰表示,成都将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12个文旅园区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协同并进、集聚发展,力争再招引一批高能级的文旅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文旅场景,策划一批更出彩的文旅活动,创建一批高等级的文旅品牌,进一步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丰富的场景是成都产业链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3月,成都成立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化身“城市级”中试平台。基于超大城市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场景应用优势,成都有意为更多企业提供应用方案,对于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开放试点区域,叠加新型性、包容性政策,助力企业提早跑通市场。 与此同时,园区正在成为成都产业链发展的“主战场”。数据显示,在成都,90%以上新招引重大项目落地在园区,80%以上四上企业集聚在园区,70%以上市场化股权融资发生在园区。去年以来,成都推进“立园满园”工作,推动园区向市场合作伙伴、产业投资商和集成服务商转变,为建圈强链提供各类要素支持。 赵春淦提到,成都将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加快培育成都医学城、成都微波射频科学城等50个特色产业园,以园区为重点深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培育更多“镇园之宝”,促进科创平台、高端人才、数据算力等高能级要素在园区集聚集成、为发展赋能赋值,力争今年特色产业园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200家、特色产业营收超过7000亿元。 在刘丹看来,未来应进一步统筹“群-链-园”的城市产业发展格局,统筹重点产业链与产业园区工作机制,形成“产业链链长+牵头部门+区(市)县+产业园区”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结合产业园区主攻产业方向,优化调整重点产业链承载地,压实产业园区对产业链发展支撑作用,明确产业链牵头部门对产业园区主攻产业发展的辅助与服务。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